乙巳年三月初八酉初,庆城
庆城是金州境内仅次于沙阳的第二大城镇,城墙修筑得极为坚固,四座城门皆有千斤之闸,来往商旅在城门外排起长队,由卫兵检查货节后挨个放行。
萧敬山焦急地看着即将坠下山头的夕阳,翻身下马,迈着大步往城门走去。
一个官员打扮的清瘦男子坐在城门下的罗盖伞下悠闲地品着茶,翘着二郎腿不紧不慢地看着匆匆走向自己的锦衣男子。
“萧家主,回来了?你这一去可想死我啦。”
“城尉大人,托您的福,此行平安。”
官员点点头,却并不抬眼看他,只是风度翩翩地啜饮着手中的香茶。
萧敬山立马会意,把手伸进袖口,从里面掏出来一座极为精美的镂空象牙神像,那官员端着瓷杯的手一抖,竟洒出几滴茶水,脸上的表情却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丝毫波澜。
“王大人,这是您在京城的大侄子托我捎过来的物事,本想办好了事情,再去府上亲自拜会,今日既在这里相见,干脆早些交付给您啦。”
官员听到这话才喜笑颜开,放下手中的茶杯,小心翼翼地接过萧敬山手中神像
“我那侄子真是不懂事儿啊,竟麻烦萧先生操劳一路,回头我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家侄可有请萧先生捎些话来?”
萧敬山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令侄确实有言托我捎来。”
官员转动着那精美的雕像,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半晌之后才恋恋不舍地把雕像塞进袖口里,站起身来向萧敬山比了个手势。
“呵呵呵,那就请萧先生驾临寒舍,万万不要推辞呀。”
萧敬山连忙拱了拱手,陪笑道
“萧某从命。”
官员又叫来两个城门卫,低头耳语几句,那两个小卒子便一路小跑地将萧敬山一行人的车队接进城中去了。
“萧先生,请吧。”
“请!”
萧敬山跟在官员后头走进了城池,一进内城萧敬山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惊,除去先行的车队外,城中竟然是一派萧瑟景象,和两年前的熙熙攘攘的街道相比有着云泥之别。
路上尽是些老幼妇孺,极少有青壮男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明显的菜色,被夕阳照耀着的面庞看起来极为憔悴,若非前方健步如风的城尉,萧敬山真疑心来到了传说中的鬼城。
“这是怎么了?”
城尉听见萧敬山的询问,一脸惊讶看着他
“你难道没听说吗?陈王兵临曲风关,曹将军听调前去征讨,把庆城的壮年男子统统带走了。”
萧敬山只感觉头晕目眩,似乎天地都旋转了起来,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后栽倒了去
“萧家主?”
城尉眼疾手快一把托住了他,直到锦衣男人恢复了气力,萧敬山的眼中蒙上一层厚厚的雾,嘴里不停嘟囔着
“沙阳,沙阳……”
城尉叹了口气,扶着萧敬山摇摇欲坠的身体,缓缓往城中走去。
“依我看,曹将军不仅不会征发沙阳的青年,反而还要派人接管沙阳的城防,况且沙阳城主也不会让贵公子亲赴前线的,你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