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大队,还是那张办公桌上。
孙梓程表情淡然地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
在他对面坐着的,是警员陶文钊。
一旁的空桌上放着一件背心。
80年代的警用防弹背心,可以说是相当的简陋,就是布里面塞了几片大铁片子然后缝上但就是这样的衣服,救了陶大队长的命。
“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周平有这把枪,又怎么知道他会第一时间去把东西翻出来的。”
陶文钊一双眼睛望着桌对面的那个青年,似是审视,却又十分放松,甚至于脸上罕见地带上了些许笑意。
“枪自然是偶然发现的,至于他会去拿枪,这点不过是猜测罢了,真让我赌上了。”
青年讲话时的表情挺认真,但陶文钊根本没有去在意他讲话的真或假,只是淡然一笑,也不置可否。
眼前这个少年的忽然出现,不仅让他们一夜之间破获了困扰国安大队一个月之久的杨伟东一案,连带着去年的警用枪支失窃案以及另一起失踪案都一起破了——
根据孙梓程提供的情报与“暗示”
,国安的人在城南一处废弃的厂房里找到了那个油桶,而桶中水泥里封藏的那一具尸体,正是失踪了八个月的棉纺厂副厂长陈山。
周平被送至医院救治后苏醒,面对警方的审问,他认罪了。
等待他的将会是法律的制裁。
“知道吗,我与你讲话时有一种感觉,就好像坐在我对面的不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同志,而是一个城府深沉的老人。”
陶文钊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孙梓程对此只当做一个玩笑话,不作回答,只是笑笑。
“陶大队长,天也不早了,我妈也还在家里等着,你看,我能走了么?”
抬头看一眼墙上咔咔作响的摆钟,已经晚上九点了。
对于这个没有手机电脑,甚至大多数家庭连电视都没有的年代来说,这个时间,的确非常晚了。
“哈哈,当然可以。”
陶文钊起身。
对于这个青年此番前来的“自首”
,处理结果自不必多说。
“小孙同志,感谢!”
走在寂静的夜间街巷,原本都模糊在记忆深处的一切,现在就那么清晰地在眼前。
纵使夜间的温度让仅穿了短裤背心的孙梓程感到一丝微凉,他的心中却依旧是温热的。
1980年,这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时代!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都逐渐有了相当巨大的改变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