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子的悲伤像潮水一般将他吞噬,让他几乎窒息,口中喃喃着无法理解的话语:“这到底怎么回事?标儿的身体一直很好,为何会突然病逝?”
朱瞻基叹了口气道:“祖父大人,之前我想提醒您来着,可那时您的状态实在太激动了,我还没来得及细说……”
可惜这些解释并未被听进去,只因朱元璋的心态已然崩溃,仿佛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一般。
毕竟对这样一位已经失去配偶的老者而言,再失去挚爱的儿子简直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种绝望恐怕常人难以感同身受。
随后不久,在朱瞻基施展手法后,他们便瞬间返回奉天殿。
站在空旷大殿中,朱瞻基安慰道:“祖爷爷请放心吧,从今天开始我们能改变历史进程,再也不允许悲剧重演!”
继而他又转向故去的太子说道:“大爷爷,请放心交给我照料好身体,定然不会让您年轻轻早早离开。”
朱元璋闻言皱眉问道:“咱始终觉得奇怪。
老大的身子一向康健,他为何会在壮岁时陨落?这究竟是出了哪步差错啊?”
“其实根源就在于晚年马皇后驾鹤西去之后,您整日忧愁过度,事务缠身,大爷爷看您压力巨大且心惊胆战不已,加之日日夜夜埋首于政事之中操劳过度,长期积劳成疾最终不治……”
朱瞻基缓缓解释道。
闻此,朱元璋沉默半晌才缓缓开口,语气里掺杂了太多复杂情感:“原来如此……真是可怕至极!
若非公子你的出现提前告知一切,则日后恐真按旧轨发展下去不可收拾矣。”
但很快他又生疑惑,追问道:“可是贤孙,既然历史可能逆转更改,那你又是怎样做到未卜先知知晓这些未来之事的呢?”
“顺便问一下,那位建文究竟是何许人也?依照历史脉络,标儿难逃一死,那我到底将这皇位交给了谁?”
朱瞻基莞尔一笑,“祖爷爷,要是让您作选择,您想把皇位给谁呢?”
这一问真让朱元璋愣住了。
但很快,他挑了挑眉,反问道:“该不会是允炆吧?”
“没错,祖爷爷果然睿智过人,您确实是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朱瞻基接道,“之后,您于洪武三十一年辞世,于是朱允炆继位。”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表情顿时阴郁下来,“竟然是这个家伙!
这么说,那些削藩的事都是他自导自演咯?”
“可以这么认为。”
朱瞻基轻轻一笑,不再多言,抬手之间,场景便切换到一个新地方——奉天殿。
映入眼帘的是垂暮之年的朱元璋躺在榻上,朱允炆跪在他身旁。
现在的朱元璋已是行将就木。
目睹自己晚年的模样,朱元璋一时感慨良多,原先他还以为自己会在洪武二十五年离开人世,却不曾想又坚持到了洪武三十一年。
他低声询问:“我撑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说我活了七十多年?”
“确实如此,祖爷爷,您的坚韧令人敬佩。”
然而朱元璋却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说:“倘若标儿能活着多好,活七十一也好六十也罢,甚至是五十岁我也认命。”
与此同时,眼前的场景中,病榻上的老年朱元璋正拉着朱允炆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嘱咐着,“允炆……不要为难……你的叔叔们……”
这句话他连说了三遍,语意含糊断续,这是他对孙子最后的叮嘱。
目击这一幕,朱元璋心中满是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