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女学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每次贺宜宁和华静娴看见姑娘们在芷兰书院自在开心的样子,就倍感欣慰。
入秋后气候微凉,贺宜宁从芷兰书院出来时,褚升牵着一辆马车,正恭敬地看着她。
“夫人,该回府了。”
今日春眠去福满楼查账,便由褚升前来接她回府。
一路上,贺宜宁见褚升沉默寡言,心中一动,决定主动与他闲聊,让他心情愉悦些。
她将车门推开了些,轻声询问:“褚升,你来谢府也有一段时日了,还习惯吗?”
褚升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贺宜宁会主动与他交谈。
他连忙回答:“多谢夫人关怀,属下在谢府一切都好,谢大人和您能收留我,我感激不尽。”
贺宜宁点点头,又问:“我听阿砚说,你是褚旭在京郊救下的,你自己记不清身世了?”
褚升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轻叹一声,“属下的确记不清以前的事了,只记得自己在荒野中昏迷,是褚旭大哥将我救起,他见我身手不错,便带我回了谢府,让我有了安身之所。”
贺宜宁看着褚升,心中有些同情,“你想不想寻找自己的家人?我可以派人帮你打听,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线索。”
褚升听后,沉默片刻,然后摇了摇头,“多谢夫人好意,只是我现在什么都不记得,即便是去官府查找,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况且,谢大人和您对我如此照顾,我理应报恩,或许老天觉得我命不该绝,才让我有了新的归宿。”
贺宜宁听着褚升的话,心中对他的忠诚又多了几分认可,同时也觉得,他似乎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两人一路交谈,不知不觉回到了谢府。
晚膳时分,谢知砚和贺宜宁相对而坐。
谢知砚的脸色略显凝重,贺宜宁也敏锐地察觉到他有心事。
贺宜宁盛了一碗汤递过去,关切询问:“阿砚,你今日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谢知砚放下手中的碗筷,长叹一声看向她,“禹州突发水患,朝廷派去赈灾的三个钦差都意外死亡,今日早朝时,大皇子提议让太子去禹州赈灾,皇上同意了。”
贺宜宁听后眉心微皱,她记得上一世禹州也发生了水患,也是太子前去赈灾,还在禹州受了重伤。
如今看来,怕是大皇子故意为之,太子此去必定凶多吉少。
“那你是怎么想的?”
贺宜宁看得出,谢知砚怕是打算一同前往。
谢知砚犹豫了一下,缓缓道:“我想和太子一同前往禹州,水患关乎百姓的生死存亡,我不能坐视不管,更何况前几位钦差都离奇死亡,我担心太子此行会有危险。”
贺宜宁看着谢知砚忧虑的眼神,明白他心系百姓,胸怀天下,自己虽然担心他,但也不能因此左右他的决定。
“阿砚,你想去就去吧!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