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阳光垂直洒落在鱼塘工地上,将新翻的泥土照得金黄发亮。
周沐清一直坐在“老地方”
,膝头摊开的素描本已经画满了小半本。
她纤细的手指捏着第六支炭笔,在纸面上轻轻滑动,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周姐姐,你画得真好!”
宋小小趴在她膝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画本。
这已经是小姑娘今天的第五次感叹了。
周沐清笑道:“谢谢小小夸奖。”
宋小小的指尖小心地点在纸面上:“周姐姐,这个是大壮哥对不对?连他脖子上的汗珠都画出来啦!”
周沐清微笑着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
画本上的宋大壮正弓着背搬石头,结实的背部肌肉线条紧绷着,汗珠顺着古铜色的皮肤滑落。
最传神的是他皱眉时额头上挤出的三道皱纹,和嘴角因为用力而微微抽搐的表情。
“这张是文书哥吗!”
宋小小兴奋地翻到下一页。
画中的宋文书正蹲在地上测量水渠深度,眼镜滑到了鼻尖上也没空去推,他专注时习惯性抿紧的嘴唇和微微前倾的肩膀,都被捕捉得惟妙惟肖。
周沐清的笔触细腻而生动。
她还画了一个中年男人抽烟的样子,画得特别传神——
男人粗壮的手指夹着烟卷,眯起的眼睛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深邃。
她甚至画出了他粗糙的指节上那些细小的疤痕。
“这张是……”
宋小小停下翻耶的手。
画中的宋秋正弯腰检查鱼塘边缘,背部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
他专注时微蹙的眉头,检查土质时习惯性捻动的手指,甚至连他挽起的袖口下露出的结实小臂上的青筋,都被细致地描绘出来。
“周姐姐,你把我哥画得真好看,”
宋小小小声说,“不,是特别好看!”
周沐清的耳尖微微泛红,快速翻过这一页:“这些都是要记录工程进度的。”
后面的画更显功力。
有一张全景图,将整个工地的布局都勾勒了出来。
男人们在不同位置劳作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有人抡着铁锹铲土,有人推着独轮车运石料,还有人蹲在地上讨论图纸。
每个人的动作都那么自然,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纸上活过来。
最令人惊叹的是她对细节的把握。
她画出了宋二娃裤腿上沾的泥点,画出了赵国成总爱往左边歪的帽子,甚至画出了远处树梢上停着的两只麻雀。
这些细微之处让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天啊,这画得也太像了!”
宋彩云不知何时站在了她们身后,手里端着两碗热腾腾的菜粥,“小周姐姐,你好厉害!”
周沐清接过粥碗,热气氤氲中她的表情有些模糊:“不厉害,只是画的有些多,练的。”
“那这些画……”
宋彩云小心地翻看着画本,“到时候,是要挂在村部吗?”
“嗯,”
周沐清点点头,她的眼神飘向远处正在干活的男人们,“让大家看看甘化村的人是怎么用双手改变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