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什么喜事?
江英将沈清的提议一股脑说了,又道:“爹,你们几个当家的商议下可不可行,拿个主意,要是可行的话,咱们就能挑选人和大嫂子家的一起外出买砖瓦回来了。”
赵老大不等说完,抢先道:“行啊,咋不行?才三两多银子!
要我说也别让沈清多出,谁家拿不出来那几钱?”
赵老二跟着道:“对对,现在最该做的就是赶在正月十八前把砖瓦全驮回来,能驮多少是多少!
等二月一化冻咱们就请工匠回来开工!”
到时一边盖屋子一边开荒,两头都不耽误。
两人说着说着站了起来,对上江二爷催促道:“咱们坐了这么久了,走,到村子上其他人家屋里转转去。”
江英看着被催促起来的爹爹,笑到眉眼更加弯弯。
第二日,全村的车辆都出动了,汉子们实行轮班制——想出去的汉子太多,出于公平起见,一圈一圈换着来。
徐林等人听闻后目瞪口呆。
还有人抢着干活的?
后面反应过来,不是抢着干活,是抢着外出!
而且外出还能为村子做贡献,当然要靠抢才行。
*
正月十六,毛笔工坊新的一年开工了。
制作工艺没瞒着新进人员,他们都可以去看去学去观摩,学会了也能跟着一起挣工钱,一个个紧张又激动的在旁边看着。
没两日好些妇人上手试了一试,完全合格。
沈清没拦着,毛笔不占地又不重,双车厢一辆拉几千上万支,年前的货都能一批运送出去,是以现在多些人做补充库存更好。
汉子们则在忙着拉砖瓦回来。
到了正月十八,是和城里骡马市约定交货的日子。
一大早,沈清带着关丽收拾妥当,由江向西驾着双驴车,后面跟着的车辆满满当当挤满了人,前往锦城。
去的驴车不能多了,不然回来的时候驾车的人不够用!
过了正月十五,年过了节也过了,各行各业都恢复如常,锦城商铺小摊贩全部开张,人来人往、买卖吆喝声,一片热闹繁华景象。
沈清一行人跟乡下来的土包子一模一样,这边看看那边看看,看什么都新奇,看什么都想吃想买。
最后在仅剩的理智消失前,紧赶慢赶到了骡马市——正事要紧,后面想吃的想玩的有多少买不了!
报了名号后,因是大生意,掌柜的亲自接待。
葫芦村一共定了三十四头,差点包揽了这一整批货,掌柜的笑的见牙不见眼,在原有的售价上又足足便宜了三两银子!
买了驴子后,数量太多,并没急着牵走,而是在隔壁街将先前预定的双车厢拉过来套上,随后分成好几小队去做早早派给各小队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