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坐在堂屋主位上,看向下方站着的两个儿子。
老三一脸雀跃,心思早就飞出去了,只盼着早早出发。
老四则满腹心事,被叫来后,敏锐的问道:“娘,你找我们有何事?”
沈清主要是说给老三听,敲打敲打:“你们要记住,去了主要不是卖货,而是铺货,谈合作商知道不?”
江向北沉稳的点头:“知道。”
娘说了,这是去打开再北方的市场,那边虽穷苦,但再穷苦的地方也有官老爷也有富人,而南方富裕,离北地远,舟车劳顿轻易不会过来,所以才能让他们占据地理位置优势捡到市场。
可这个市场他们如何吃下也是问题。
毕竟他们只有一支队伍,若是再凑一支队伍,那村子上的营生就要受影响,毕竟工坊是根本!
货做出来才能去卖,主次不能不分,更不能颠倒。
而且他们家多了一百多号人,货物卖的越多,这些人就能全部投入到工坊里面去,人力就是最大的财富!
到时不怕做出来的毛笔肥皂绣品没有销路,能做工挣银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
江向南收回飞走的心思,满脸郑重的跟着点头:“娘,我懂得,卖货是把这一批卖出去,铺货是连下一批往后的每一批都找到销路!
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铺货。”
为了好吃的,他也要努力啊,不然卖不出去,他用什么买好吃的?铺不了货,哪有下次再去沈州?
沈清嗯了声,又道:“沈城更加偏北,寒冷异常,冷的地方皮料就多。。。。。”
江向北快速反应过来,双眼亮晶晶道:“娘,你是让我们多买皮料回来?”
随即想到别的,又道:“不仅皮料,他们那量大便宜的,咱们都能运回来,就算锦州吃不下,下次去京城的时候不就能运送过去吗?”
买来卖去是商人最常见的一种,无需自已生产,抓住时机就能赚上一笔,主要是他们回来也是空车,相当于顺路带回来,除了买货的本钱外没有任何额外的成本。
而买回来的皮料,能卖掉的卖,卖不掉的还能工坊做毛笔,一举数得。
沈清对于老四的举一反三很满意,成功的商人敏锐度最为重要,这些要有后天细心观察努力钻研,也要先天天赋。
不然看看憨憨的老大,沉默寡言的老二,一心扑在吃食上的老三,这几个都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
家里虽然老六自私自利了些又精明,但说句不好听的,他做商人能行。
只是她更看好老四,因为自私自利做生意是能挣到钱,但想生意做强做大,反而是要有为他人利益着想的心态才行。
不然工人会离心,队友会不满,合作商铺东家会跑的比兔子还快!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吃了一次亏,又怎会吃第二次。
太精明的人就是蠢而不自知,别人都防着呢。
她又看向老三,指点道:“你喜欢吃的,有没想过自已囊括各种好吃的?”
老大老二一把子力气,性格要不木讷要不寡言,地里山上的活计以后会交给他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