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不欢而散,送走李世民,李承乾让人叫了李象来,带着李象去学骑射,事实证明,老师这个行业,真不是随便能干得,太废人了!
李象挽着父亲,乐不可支,仍是意犹未尽。
李承乾满脸疲惫,惊叹于小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力值。
回到显德殿才落座,就有宫人急匆匆进来禀报,晚些时候皇帝在两仪殿设宴。
李承乾算了算日子,他是贞观十年十一月左右回来的,病了月余,现在时贞观十一年的年初,这一年发生的事情,间隔实在久远记不清了,皇家的宴会素来是宴无好宴,李承乾内心并不怎么愿意去赴宴。
可领导的指示必须贯彻到底,李承乾换了正装,照例去承天门外,同众大臣一起候着。
皇帝在休沐宴请大臣,不是什么稀奇事,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看见太子过来,忙迎上前去见礼。
李承乾职业性标准假笑,一一向众人回礼。
敏锐如长孙无忌,一眼看出了李承乾的不同寻常,大病一场过后,完全不似从前青涩稚嫩。
察觉到来自于长孙无忌的打量,李承乾偏过头舅甥二人目光在干燥的空气中交接,碰撞出阵阵无声的火花。
“国舅为何如此看着孤?可是孤脸上有东西?”
长孙无忌心下一沉,从前李承乾见面都是称呼“阿舅”
,今日奈何一反常态!
“殿下久病,臣心中挂念。”
李承乾含笑答谢:“多谢国舅挂念。”
哄鬼的话,真要是挂念,他在东宫睡了一个多月,怎会没有一次登门探望?
“都这个时候了,怎的不见魏王?”
李承乾顺着声音看过去,说话的是……没认出来……
“陛下召,诸卿有序进殿。”
李承乾是太子,位在百官之前,随着引路的司礼官,经承天门,过太极门,又穿延明门绕过太极殿,方至两仪门前,百官分作两列,随着太子进了两仪门入殿中。
皇帝没来,众人依着座次落座,等着皇帝驾临。
白日里教李象骑马耗费精力太甚,李承乾闭目养神,殿内闹哄哄的一片,像极了没有科任老师坐镇的课堂,十分理解宋朝皇帝为什么要发明长翅帽,防止官员交头接耳。
长孙无忌时不时去看李承乾,若他所料不错,魏王之所以没出现在承天门,该是提前去甘露殿拜见皇帝了,大概率皇帝会与魏王同时进殿。
众大臣向皇帝行礼,魏王跟着受礼,可他们是臣,无甚要紧。
就是不知太子拜魏王,会是什么表情。
少时,殿外内侍官一声高呼,李世民进殿,不出长孙无忌预料,身后跟着魏王李泰。
众大臣起身下拜,李承乾也睁开眼睛,随着大流一起拜下去。
李世民上方归座,唤众大臣起身,李泰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隐隐有挑衅之色。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一众大臣也在无意间观察李承乾的表情,没穿回来之前,受这样的羞辱,李承乾肯定就红温了,可穿回第一世的李承乾,这点儿毛毛雨,实在不足挂齿。
“魏王身为臣子,太子之礼岂可坦然受之?”
说话的是魏征,李世民也惊觉不妥,看向李泰道:“四郎,向太子见礼。”
李泰紧了紧拳头,心下记了魏征一笔,不情不愿起身向李承乾行礼:“臣弟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目光幽幽,联想到李泰方才的挑衅,开口道:“免礼,小孩子过家家,还带个草帽子当皇帝,魏王不必较真。”
言外之意讽刺李泰狐假虎威,穿了龙袍也成不了皇帝,殿内众人神色各异,却始终无人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