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先生,那这第二条呢?"
好半晌之后,颍国公傅友德狐疑的声音于牢房外响起,也让怒火中烧的朱元璋逐渐恢复了一丝神志。
这位本就是负责替朱元璋打掩护的开国勋贵,适时履行起了应有的责任。
"
这第二点,便与我大明的赋税有关了。
"
"
敢问两位老爷子,如今我大明的税率如何?"
因为并不了解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曹爽的神情远不如之前那般自信,但仍是让朱元璋和傅友德二人郑重对待。
闻声,傅友德便下意识看向牢房中的朱元璋,而这位"
事必躬亲"
的洪武皇帝只是稍作沉吟之后,便满脸自信的说道:"
我大明的税收制度与历朝历代并无不同,共计分为夏秋两次。
"
"
但在税率方面,我大明则是远低于前宋和前元,"
许是事关自己一生中最为引以为傲的国策,朱元璋的声音明显激昂了许多:"
朝廷规定,每亩官田收税五升三合,私田则是减少两升,仅收取三升三合。
"
"
不过针对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朝廷在收取赋税的时候也会有所侧重。
"
对于"
刘三吾"
口中提及的税率问题,曹爽因为没有切身体会,内心并无太多触动,前瞧其满脸激动的样子,也知晓这个税率是相对较低的水平。
至少在这洪武朝,应当还不足以出现像明末那等,百姓辛苦耕耘一年,收获竟是还不足以缴纳朝廷赋税的末日景象。
"
如今我大明的田税,依然是以收取粮食为主吧?"
停顿少许,曹爽转而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予以解决,也无法缓解大明的土地兼并,但他有必要让眼前的两位重臣知晓此办法存在的弊端。
"
先生所言甚是,夏税收麦,秋税收米,至于些许杂税,则是可以由宝钞替代。。"
犹豫片刻,朱元璋转而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
自秦皇统一六国以来,除却那偏居一隅的前宋之外,历朝历代不都是将"
农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