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暗潮湿的诏狱牢房。
随着朱元璋沉默不语,气氛也由最初的轻松热切,降至如冰雪般冷凝,令蜷缩在角落处的曹爽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丝不适。
为了打破这有些沉闷的气氛,顺便在从自己"
新狱友"
的口中探听到更多有用的消息,曹爽转而旁敲侧击的追问道:"
老先生,敢问朝中最近有何要事发生?"
嗯?
听了耳畔旁响起的低语声,颇有些魂不守舍的朱元璋方才反应过来,快速回想起他今日乔装打扮,不惜借用"
刘三吾"
的身份,潜入这诏狱的用意所在。
他亲自来此,可是为了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改革驿站而来。
"
咳咳,"
或许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意图过于明确,朱元璋轻咳了几句之后,方才心事忡忡的说道:"
倒还真有一桩。
"
"
这几日,陛下不知是听了谁的蛊惑,竟是打算采纳户部尚书赵勉和刑部尚书杨靖的意见,对我大明的驿站予以改革,希望能够借此方便百姓的同时,为朝廷增加进项。
"
"
可自古以来,这驿站便是朝廷专用,焉能与民间百姓混为一谈,这不是胡闹嘛。。"
啥玩意?
问题朝中已然有官员在上书讨论整饬驿站之事,曹爽顿时面露怪异之色,暗道这不是他向朱棣传述的内容嘛?
不过古人的智慧本就不能小瞧,尤其是在这能人辈出的洪武朝,朝中若是有能臣提前瞧出大明冗杂的驿站,继而想出解决之法,倒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曹爽便不动声色的点头道:"
先生觉得此法不妥?"
都说朱元璋思想陈旧,这一点从大明建国之后的律法和政策大多承袭前元,没有做出太多的改变便可略见一二,眼下他刚好管中窥豹,利用此事推断朱元璋的性格,从而思考未来生存的方式方法。
"
小友误会了,老夫虽是上了年纪,但并非是那固执无能的迂腐之辈。
"
"
若是此举对我大明有利,老夫必然举双手赞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