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国库只有五十万两银子了?这怎么回事?”
刘献惊得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林易同样震惊,大汉朝经过五代明君治理,已经是进入了永昌盛世。
可堂堂一个盛世王朝,国库竟只有五十万年?!
这个根本不用想,林易也知道国家的钱都被这些士大夫贪了。
“回皇上的话,今年三月汉河河堤重修花费了三百万两。
还有各官员的国库借款,多达五百万之巨,再加上各项开支,户部就只剩五十万两了。”
户部尚书李言松一一说道。
“这……这可怎么办?徐相,你说该怎么办?”
刘献慌了神,他只会吃喝玩乐。
碰上这种事,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目光投向右相徐从哲求救。
徐从哲双手拿着玉笏,躬身道:“皇上,老臣以为要想解决赈灾之事,方法有二。
其一,皇上可从内帑先调出一百万两,加上户部的五十万两,也应该能够渝州的救灾了。
等到来年的赋税盐税收了上来,再从国库调出一百万两进皇上的内帑。”
“不行!不行!怎么能从内帑拿钱?那可是朕的钱!换个法子!换个法了!”
刘献急得马上拒绝,内帑可是他的私用钱,一年也就才一两百万两。
如果拿一百万两出去赈灾,那宫里的日子怎么过?
“皇上说得也是,从内帑调钱确实不该,是臣悖言了。
那其二便是从峨州,济州调拨粮食过去救灾,等来年秋收,渝州再将所借粮食归还二州。”
徐从哲早已预料到皇帝不会从内帑拿钱,所以他才说第二个法子。
这个法子听着可行,但仔细斟酌一下林易就知道行不通!
首先,峨州和济州有没有多余的粮食可借暂不说。
就算是有余粮可借,峨州济州两刺史是右相派。
他们肯定会暗箱操作,高价卖粮,从中狠赚一波,发国难财!
然而要还上这笔借款的,能是渝州的官员吗?当然不会是!
到头来苦的还是渝州的几千万百姓!
林易想到这些,心生厌恶,都说宦官乱政误国,我看这些士大夫文官才是国家的害虫!
刘献不知道其中道理,对徐从哲提的意见连连点头。
“徐相说得对,就从峨济两州调粮救灾吧!”
刘献以为解决了难题,一脸欣然。
下面的大臣,右相派的主要官员个个面露喜色,渝州救灾他们少说可赚一百万两!
而左相派以及中立派的官员面面相觑,他们中有的听出了徐从哲的意图。
但又不敢开口进言,只能心中着急。
“皇上,奴才有话要说!”
这时林易站了出来,他可不想放纵这些官员贪墨救灾款,祸害百姓。
而且仍由这些文官如此发展下去,迟早大汉朝要亡在他们手里!
他可是还想在后宫多享福几年,要是逼反了百姓,亡了国,那他还享受个屁啊!
“小易子?你有什么话要说?”
刘献疑惑的看着林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