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西回到纺织厂上班的时候,齐向阳二人的对话,始终在她脑海里嗡嗡作响,越琢磨,越觉得其中的门道简直说到了心坎上。
而且啊,她公婆最近正一门心思托关系给赵红旗找工作,可这年头,工作岗位稀缺得很,赵红旗初中都没念完,学历这块儿就低人一等,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这孩子成天游手好闲,窝在家里无所事事。
家里本就不够住,赵红旗住的屋子,还是李向西和丈夫的房间隔出来的。
平日里,她和丈夫亲近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声音大了被人听见。
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赵红旗已经是大小伙了,李向西好几次都察觉到,他总拿异样的目光偷偷打量自已,一想到这些,这让她膈应的慌。
左思右想,李向西下定了决心,明天就去给赵红旗报名下乡。
第二天,李向西满脸笑意地凑到赵母跟前,“娘,这一个月您忙里忙外,太辛苦了。
我们厂最近在处理一批瑕疵布,价格划算,我打算买三尺回来,孝敬您。”
赵母听后,脸上笑开了花,“算你还有点良心。”
李向西适时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娘,这布数量有限,得凭户口本购买。
现在也真是的,买个东西都这么麻烦。
生怕我们多买了。”
赵母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应道:“我这就去给你拿。”
第二天一大早,李向西上班前特意绕到街道办,替赵红旗办理了下乡报名手续。
仅仅过了两天,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就登门拜访,正式通知赵红旗,后天晚上就得搭乘火车,前往徽州下乡。
这消息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在赵家炸开了锅。
赵母火急火燎赶到街道办询问,这才知道,给赵红旗报名下乡的人竟是李向西。
当即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
赵母怒气冲冲地赶回家,一进家门,赵母冲上前,手指几乎戳到李向西的鼻尖,“你这个狠心的女人,为啥给我儿子报名下乡!”
李向西看到婆婆气势汹汹的模样,心里“咯噔”
一下,但很快故作镇定道:““娘,您先消消气,都吓着孩子了。
这事您听我解释。”
说着,便将怀里的儿子抱的更紧了。
赵红旗满脸怒容,冲上来就要动手打李向西。
赵家人连忙拦着,李向西手里还抱着孩子呢。
李向西这两天,早已无数次预想过这个场景,她立刻抱着孩子,声泪俱下地哭诉:“爹,娘,我这么做,全是为了这个家啊!
红旗跟着那些狐朋狗友去车站偷东西,车站的人正四处抓他呢。
我要是不给他报名下乡,等公安找上门来,爹和红星的工作可怎么办?爹可是人民教师,要是儿子因为盗窃被公安抓了,这传出去,爹还怎么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