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望值超过十万后,朱允熥立刻就换了燧发枪制造图纸。
下一秒,他的手里就多了一张图纸。
不过,看着手里的图纸,朱允熥脸上并没有特别开心的表情。
虽然造燧发枪不算难,但要大批量造就不容易了。
工匠不懂,他可以亲自教。
造燧发枪的材料无非就是铜、铁、木头这些,到处都能找到。
关键是那个火药。
这东西在大明朝可是管制物品,想大量买根本不可能,连造火药的原材料都管得死死的。
要是没有那个东西,就算是燧发枪再厉害,也不过是个铁疙瘩,只能用来砸人。
“要大批量生产燧发枪,关键是要找到做那玩意的原材料矿。”
朱允熥小声嘀咕了一句,忽然想到什么,嘴角翘起:“不过,先造一批燧发枪也不是不行。”
一般建城用的石头都是从山上挖的。
要快速挖石头,通常要用那种东西炸山。
朱允熥已经给老爷子递了奏折,提到扩建海城的事了。
现在吴王手头存点东西,老爷子应该不会多想,但量不能太大,得控制在做几杆燧发枪所需的范围内。
朱允熥正研究燧发枪图样,琢磨教工匠的事,姚少宝一脸忧愁地来了。
“正好,去工坊找十个机灵好学的工匠,我有事吩咐。”
朱允熥抬头看他一眼,吩咐完,发现姚少宝不像平日那样直接去办事。
“怎么了?还有别的事?”
“殿下,粮不够了!”
姚少宝深吸口气,声音有些颤,“粮不够了?”
朱允熥愣住,“不是说够二十万灾民吃一个月吗?”
“殿下,我是按常规赈灾算的,可您……”
姚少宝苦笑着,“您不仅给稠粥,还一日三顿,耗粮速度是正常的五倍多。”
“现在才一半灾民到,要全到了,我们这点粮撑不过五天。”
听完这话,朱允熥明白了,这事确实是他估算错了。
毕竟以前没经历过赈灾,他参照的是扩建海城民夫的粮食标准。
“殿下,剩下这点粮撑三天都难,还得灾民不再增才行,多了真扛不住。”
姚少宝忧心忡忡,“要是没新粮进来,别说帮灾民了,我们自己都得挨饿。”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还有更糟的他没说。
人心最难测,现在殿下每天三顿稠粥帮城外灾民,他们都很感恩。
可一旦没粮了,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
你知道不,城外至少十万灾民,我们城里两千将士根本管不过来。
万一出点乱子,殿下自身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