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打造一个藏兵之地,可不仅仅是训练士兵那么简单……
正在朱允熥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应天府的皇帝朱元璋终于拿到了朱允熥之前让柳公公送回去的奏折。
“我就要看看,你怎么跟我解释!”
朱元璋小声嘟囔着,然后打开奏折仔细阅读。
看着奏折的内容,朱元璋脸色变化不断,旁边陈洪和其他太监们都被吓得满头大汗。
“皇上生气了!”
这是奉天殿里所有人的直观感受。
吴王朱允熥在奏折里写了什么,居然让皇上如此愤怒?
要知道,这些年来,朱元璋很少发火。
就算朱允熥之前私自处理户部官员和锦衣卫的事情传到他耳朵里,他也只是面无表情,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可是这次,仅仅是一份奏折,就让朱元璋非常生气。
虽然不知道奏折里写了什么,但陈洪心里清楚,接下来恐怕会有人倒霉了。
“老家伙,你说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朱元璋放下朱允熥的奏折,看着陈洪,语气平静地问道。
“回皇上,老奴认为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生活安稳,能吃饱穿暖。”
陈洪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上这样问,但还是如实回答。
“那么对于灾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朱元璋继续追问。
“回皇上,对于灾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填饱肚子,穿上暖和的衣服。”
“对呀,像你这样的老家伙都明白的道理,可有些人偏偏不明白,或者他们其实明白,却故意装作不知,就是为了从我们这里捞取更大的功劳!”
朱元璋越说越生气,那双锐利的眼睛突然眯了起来,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洪武二十六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距离新年只有六天的时间了。
应天府已经开始弥漫出过年的气氛。
街上的行人增多,大家都在忙着置办年货。
就在这一天,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押送囚犯的车队终于抵达了应天府。
朱允熥抓来的户部官员和锦衣卫加在一起有不少人,十几辆囚车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气势汹汹地进入了应天府。
这下子,可把街坊邻居们都吸引过来了,大家纷纷停下脚步围观。
“怎么这么多囚车?这些人到底犯了什么大罪,搞得这么兴师动众?”
这是不少人的第一反应。
接着,有人注意到,这些人穿的竟是官服,更奇怪的是,后面几辆囚车里的人还披着飞鱼服,那可是锦衣卫的衣服!
“这些人真是朝廷里的官员?怎么瘦成这样?到底犯了多大的罪,连饭都不给吃?”
“连皇帝直管的锦衣卫都被关起来,这回应天府怕是要出大事了。”
“我前几天听别人说,有十几辆囚车从捕鱼儿海那边一路南下,说的就是这些人吧?”
“快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我也只是听人说的,好像和吴王殿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