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三人刚刚站起来,还没完全确定方位,就觉得白光瞬间消失。
“今天这是怎么了,老是出现幻觉。连喝杯茶,都是心神不宁?”三个人相对苦笑,深感镇静功夫不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诗所产生的异象,与刚才的那篇南国差不多。同样是虚室生明,令人不敢逼视。
杨灿刚刚写完。
嗖!
眼前诗文消失的无影无踪,原地出现一篇诗稿,正是对杨灿的仿写。
手脚伸得够长,度够快的。
杨灿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他无法阻止,而且阻止不了。
只有这些,还不够,杨灿激动的心,久久地不能平静下来。
前世那些名篇从军行,一地在脑中闪过,杨灿最终决定,还是选用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
杨灿刚写下这三个字,就见屋内白光更盛,居然隐隐地有着征战之声传来。
人在考屋,心在边关。
霎那之间,杨灿完全体会到了诗意,并不是这些诗好在那里,而是诗人的那种情怀,纵然历经千古而不灭,光照人间。
写诗当写好诗,做人当做好人。
杨灿心中原有的私心杂念,至此完全清洗一空,他这是写诗,同时是体会诗人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写得出感动人的诗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只是从这两句诗里,杨灿仿佛看到,边关告急的烟火,已经照到了眼前。
敌兵犯境,纷涌而来。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在醉生梦死,真是枉为人也,杨灿只觉全身上下,充满力量。
这种力量,与练武修来的不同,完全就是天地间的正气,如果能够修得多了,其人必是一个正直的人,平生行事,必然堂堂正正,一举一动,可昭日月。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从这两句诗里,杨灿仿佛看到出征的将士,辞别京师,军威之盛,一时无两,迅到达地点,将对手包围。
国盛军强。
这是一种无敌的气势,有了这样的兵马,必然可以扫荡天下,驱除胡虏。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灿隐隐看到,风雪昏暗,使军旗显得黯淡,风中狂乱,隐隐夹杂着鼓声。
此情此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参与其中,持刀杀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灿写完这诗,只觉得心中一阵不平气,直充胸臆,恨不得离开考场,去到边境杀敌,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好,好,此诗必将传遍天下。年轻人,好好努力,人族希望,或将寄托在你身上。”
陡然间一声大喝,在杨灿面前响起,眼前的那诗,瞬即不见。
正所谓,神龙见不见尾,当面窃诗鬼不知。(未完待续。)
ps: 这是加更,感谢兄弟们的支持。除了谢意,还是谢意。求订阅,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