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夏令行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臣郭培贵(林如海……)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内阁的几位大佬纷纷跟在周炯身后,叩拜高呼。
龙椅上的皇帝颔首微笑,受了宰辅们的叩拜。
这一下,殿中文武哪里还不明白,皇帝怕是早就跟宰辅们达成了一致。
削弱分散地方官员的权力,加强内阁、中枢之权,明摆着是在行强干弱枝之法。
有了内阁的带头,剩下的人压根就起不了反对的心思。
他们这会都已经被皇帝下放给内阁的大权唬住了,一个个梦想着自己能入阁拜相,去享受一下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泼天富贵呢。
殊不知,皇帝早就与内阁诸位辅臣算到了今日的一切。
先抛出强化相权,再祭出利剑砍向地方官。
这样一来,殿中的这群京官,估计都被早一步抛出的诱饵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估计已经脑袋昏昏沉沉,想不起他们也是要去地方当上几年亲民官,才有机会入阁拜相哩。
看着殿中一个个拜下领旨的臣子,皇帝只觉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落下。
一切都很顺利,有了这份《钦定大夏宪法》,至少在法理上,自己给后世之君、后世之臣立下了法理规矩。
这个法理规矩,不说万世,只要不闹出灭国之天灾,千八百年的刘氏江山,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
景阳钟突然敲响,京城早就议论纷纷了。
要不是只响了二十四下,百姓们还以为这突然响起的景阳钟,是代表宫里的哪位贵人薨逝了呢。
在百官被皇帝的九道圣旨砸懵之时,坊间已经传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不过这些猜测杂七杂八的,要多奇葩有多奇葩,最终还是朝廷的布告击碎了一个个谣言,将整个京城给砸懵逼了。
“天老爷,陛下疯了!
”
这是所有得知九道圣旨内容的百姓,心中生起的第一反应。
荣国府中,老大大听着鸳鸯念完了布告内容,满脸的不可置信。
老圣人当初是想尽了办法削藩、削臣子之权,用贾代善强大的军事实力,硬压着地方将权力收拢到了御前。
当今皇帝竟然敢反其道而行之,下放给内阁如此大的权力。
“天爷爷,按这么说,今后的宰辅岂不成了九千岁?”
老太太想起了孙儿贾琮曾讲过的一个故事,在那个故事中,被君王宠信的太监把持朝政,被人称为九千岁……
“还有呢,坊间传言大相公再一次上了辞呈,要致仕还乡哩。
如今下任内阁首辅呼声最高的,是咱们家姑老爷林相国……”
“这话可不兴往外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