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贾诩,见贾诩很是恭敬的向他点点头。
“文和,这个人就是李儒吧?”
贾诩道:“是。”
刘俭转头看向了李儒。
“李文优,我等一众刘氏宗亲进长安面见天子,你身为朝中官员,为何暗自乔装改扮偷跑出长安?难道你心中是有什么鬼吗?还是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汉室之事,怕被我等宗室发觉。”
李儒如今既然已经落到了刘俭手里,心中知晓自己必死无疑。
他向着刘俭拜道:“回禀大将军,儒逃走,乃是害怕,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对不起大汉朝的地方……而是因为我手中有一桩人命,而这桩人命,大将军定是非报仇不可。”
“原来你也知道,不错,我与吕公确实是有交情,或者说,我们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
“当年我在京中任越骑校尉之时,也曾得到过吕公的关照,他对我是有恩的,所以我必须为他报仇。”
李儒听到这的时候,心中不由顿感一阵悲凉。
“大将军所言甚是,久闻幽州边郡之人,多侠士之风,讲究的就是一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大长秋乃是为我亲自鸩杀。”
“大将军今日就是要了我的性命,也是理所当然的。”
“还请大将军赐我死罪。”
刘俭慢慢的站起身来。
“我当然知道你是杀死了大长秋之人,但是,杀了你,并不算是为大长秋报仇。”
李儒惊讶的看向刘俭。
他猛然间感觉到自己好像还能继续活着……
“皇命难违,你也不过是受了天子之令而行使此事,当今天子无道,却并非你们这些臣下无德,天子让你去杀人,以你的立场总不能违背皇命吧?你也是为了保全自身,并不是恶意害人。”
“就冲这一点,我不杀你。”
“而且当年沮公接袁宠出雒阳,你也曾故意放袁宠出来,终究还是圆了我对袁士纪挚友之情。”
“功过相抵,饶你一死。”
李儒听到这里,心中升起了一股对刘俭无以复加的尊重。
“大将军恩怨分明,不徇私用刑,实在是令李某敬佩。”
刘俭道:“不过,大长秋终究还是死在你的手里,所以我对你还是要有所惩戒的,纵然不是要取你的性命,但多少也是要给你予以一些责罚。”
李儒道:“理该如此,只是不知大将军要如何责罚李某?”
“你要向天下人说出大长秋之死真正的死因,将天子如何吩咐你?暗杀贤良的事公诸于众。”
李儒乃是聪慧之人。
他自然想的到刘俭让自己将吕强之死的原因公布于众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但是他自然是会听从刘俭安排的。
因为当今天子与他之间本来就是合作的关系。
他李儒当初也并没有真正的想要投奔到天子麾下,只不过是因为当时董卓病重,李儒失去了依靠,故而想要暂时依附于天子。
他与天子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君臣情谊,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如今的天子倒台了,而西凉的董卓那边虽然是有传言已经痊愈,但是以李儒的智慧,他自然清楚就算是董卓的病情有所好转,也不会维持太久的。
现在的刘俭已经进入到了长安。
这个王朝的最高政治权利的归属已经定下来了。
不久之后,刘俭是会成为这个天下政治的最高执行人。
只有跟着刘俭,李儒才可能保得住性命,而且更有可能可以做出一些出人头地的事儿,并将自己的智谋和能力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