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这不是在顺着皇帝的话说事,而是在给皇帝“下套”,李东阳这么咄咄逼人,就差跟皇帝提醒……咱就把张秉宽留在那,让他去治理那些女真人吧,最好三两年之内就别回来了,这样他对朝廷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
不是说那些女真人最怕他吗?
他不去,谁又有那资格呢?
朱祐樘道:“新建伯,王守仁!”
“啊?”
在场大臣一片哗然。
很多人甚至在往翰林院官员,尤其是王华身上打量,作为王守仁的老爹,王华突然就成为众矢之的。
这次李东阳都不知该如何去反对了,或者说……在反对这件事上,他的资历都不够。
所以他往刘健那边看一眼,由刘健走出来问道:“陛下,何以会是新建伯?”
朱祐樘微笑道:“新建伯在建州用兵两月,成绩卓然,那些深山中的女真山寨,都能被他一一拔除,女真边民内迁,收编的效果也很好。而且他给朝廷上奏,提出了保甲连坐监督之法,以及乡约教化之法,将猎户转化为牧民,或事于耕作,开办学塾令女真子弟入学接受教化,允许其科举入仕,改变女真人好勇斗狠之风。”
啥?
在场大臣听得一脸懵逼。
王守仁是愚蠢还是天真呢?居然想着用礼教去感化女真人?
不过也有人听出来,其中所谓的乡约教化,可能只是个陪衬,更重要的是保甲连坐。
让你们女真人干什么,你们就得干,如果有人还想去好勇斗狠的话,那就一堆人一起解决,这是从根子上利用人的劣根性,互相牵制和检举,以达到杀人诛心的目的。
“朕看过新建伯的上奏之后,认为其认识得当,实乃良策也。”朱祐樘眼神中对王守仁不失欣赏,“以他之年岁,便可以有如此之见地,朕若是不将此处安稳之事交给他,放他人身上,朕又如何能放心呢?”
刘健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只是黑着脸道:“陛下请三思。”
朱祐樘叹道:“朕思忖日久,何止三思?如果新建伯的提议可以得到执行,那未来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让礼乐教化之事深入辽东边地,实乃儒家之幸,国朝之幸也。”
在场的大臣又有点听不下去了。
王守仁天真也就算了,怎么皇帝也跟着天真呢?
而且……
这事真的是王守仁干的?确定不是张秉宽在背后出谋划策?
“好了。”朱祐樘道,“出兵清剿之事已在进行之中,一切都还顺畅,就先等有一些战果之后,再行商议吧。朝会后,上听处成员到乾清宫来,朕还有事与尔等商议。”
……
……
如皇帝所说,辽东对女真的战事尚未结束,现在说什么好像都为时尚早。
直接去叫停出兵也不可能。
等朝议之后,在朝的几名上听处成员,李东阳、张懋、马文升三人被叫到了乾清宫,除此之外还有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
这也是张周此番离开京师之后,皇帝第一次召集外臣入内廷议事,居然还是以上听处的名义,足见上听处已有隐隐取代内阁的倾向。
“这里是有关战报的陈述和总结,到四五天之前的,该有的都有,你们先看看。”
朱祐樘手上有辽东的绝密战报,涉及到各路人马的进展情况,这次他一并交给这几个人,让他们先知道大致的过程。
不看还好。
一看才知道,其实进展比想象中顺利,但也没到决定胜负的时候,看起来好像这场仗还要打很久。
“其实在唐寅与朝鲜人马出兵多壁城时,连朕都觉得,有点小打小闹了。”朱祐樘叹道,“后来唐寅与朝鲜兵马被困于多壁城,女真尤其是海西女真接连出兵困城,朕更是觉得,秉宽应该加紧此战的进程。”
“但随着新建伯带兵进入建州之地,后有陆完等人出兵,情况就稳定下来,尤其是北边陆完这一路,收获颇丰,很多部族都是望风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