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多小时。
杨铭的劳斯莱斯停下来。
从车上下来,林德钟已经在等着。
“少爷,他们在那等着,不过,看他们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杨铭点点头。
走了过去。
杨铭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正是林老的秘书苏秘书。
一个正是叶老的秘书李秘书。
这俩人,杨铭之前都见过。
没想到,现在这俩人悄然南下香江来见他。
“杨先生。”
俩人同时站起来,和杨铭握手。
杨铭和他们握手后,知道有很重要的事,也就和他们到楼上谈。
在楼上书房的时候,苏秘书直接说道:“杨先生,我听说上面很快批准两个证券交易所,但是,并没有羊城。”
很快批准两个证券交易所?
在很多年前,老先生就和杨铭提过证券交易所的事,当时杨铭也是非常赞成的。
毕竟,证券交易所的出现,除了给上市公司融资外,也是代表一个市场化经济的表现,最重要,证券交易所迟早都会出现的。
而在两年前,林老,叶老也和他多次提起让羊城成立证券交易所的事。
但是,在那个时候,杨铭就想到。
如果国内要成立证券交易所。
一个肯定是申城。
这是必然的。
除了申城一直国内经济老大,在民国时期,也是被誉为东方明珠,金融大都市,特别是在埔东提前十年开发,并且成为试验区后,杨铭觉得,国内如果要成立证券交易所,申城肯定是其中一个。
另外一个。
杨铭想到还是鹏城。
为什么?
这其实和鹏城的特殊情况也有关系。
虽然现在试验区有很多个,除了鹏城,珠城,汕城,甚至因为杨铭老家关系而成立的惠城试验区,还有厦城,以及杨铭也是让国内提前开发的申城埔东。
还有就是两年前的琼海,也是试验区。
也就是说,国内的试验区有很多个。
但是,从现在来看。
最成功的也就是两个。
一个是申城埔东。
一个是鹏城。
而且,相比起申城埔东更不一样在于,鹏城作为试验区更早,老先生和上面对于鹏城也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