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古代农家日常TXT萝卜精 > 第七百四十六章 亩产多少斤(第2页)

第七百四十六章 亩产多少斤(第2页)

吴尚书身为工部尚书,自然是精通农事的。但因江南一直都是一年一季稻谷,平时收割都要到农历九月份了,那时候天气凉爽,又不用抢时间,庄户人家自然也没那么早到田地里干活。

所以听到金公公这样问,他也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指指天:“现在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了中午,太阳火辣,气温极高,人在野外便受不了,极容易中暑。所以这个时节收割稻谷,需得早晚干活,中午歇息,合理地安排时间。”

“杜大人想得着实周到,老夫佩服。”吴尚书由衷地道。

称赞完杜锦宁,他就心有余悸。

像这种细节,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种植方法以及亩产多少斤上了。而一旦忽视了这个细节,导致农人中暑身亡,哪怕只有十来起这样的事件,也必会给双季稻蒙上阴影。一旦有人造谣说双季稻不吉利,会死人,想要大面积推广就难了。

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

这么一想,他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不一样了。心里暗暗打着算盘,到明年一定要让杜锦宁主导双季稻的推广,而不是让他再呆在润州这个小地方,埋头做他的什么“农事研究”。

“吴大人谬赞了。”杜锦宁朝吴尚书拱拱手,又继续向金公公解释道,“这种时间,因为要抢时间,是没办法让佃农们慢悠悠在家里做饭的。所以我已让家中女管家组织庄子上的妇孺天未亮就做了大饭团,用竹叶裹了,每人两个,他们从庄子上走过来的路上便吃了,也不耽误时间。等午时回去,也是统一吃大锅饭,不用自己做饭了。”

她倒是想给这些人做包子馒头吃呢,无奈这里是产米地区,交通又不便利。自产的米要比从北方运过来的面便宜许多。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照顾大家的口味上来看,都是做饭团更好。

“受教了。”吴尚书觉得又是一个收获。

打小呆在深宫里的金公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

这两人领了皇命到此,是特意来亲眼看看亩产多少斤的。

本来按庄子上的规矩,自然是各家干各家的活。而一家子里,总有老人、小孩儿、妇女掺杂在其中,这样一来,干活就慢了。金公公和吴尚书不可能一直呆在田地边晒着大太阳等着,更不可能一等许多天。

于是杜锦宁专门抽调了三十五个壮汉,吴尚书指着哪亩田地,他们就飞快地收割哪亩田地,收割完之后直接称重,让吴尚书带来的下属记录下来。

吴尚书是精于农事的,他把上、中、下田各抽了两块,还把犄角旮旯的田地也抽了两块,将它们各自的亩产一一记录,这叫抽样,以便做统计之用。

这么多亩田地,他本来以为需得两三天才能收割完的,却不想因为杜锦宁抽调的壮丁给力,一早一晚各两个时辰就做完了。许多时间还浪费在了走路上。

“大丰收啊。”看着下属本子上的记录数据,吴尚书感慨万分,看向杜锦宁的目光越发复杂。

一般宋代的水稻亩产都在两石左右,可杜锦宁种这早稻,就算是下等田都接近三石,上等田更是高达四石,一季就实现了亩产翻番。

如果加上晚稻的产量,一亩田地那岂不是要比往年单季稻时翻上三番的粮食产量?

三番啊,这是什么概念?这能让多少人吃饱饭了啊!

吴尚书想想就觉得激动不已,热血沸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