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天灾远比他想象的要来世凶猛,降雪量很大。
听澜坐在身侧添了些碳火。
“前些日子晨起朝会陛下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大通,又率领后宫后妃一同降低用度,捐出了不少银子,明里暗里暗示朝臣捐款。”
“捐了吗?”
萧则绪烤着火,十指修长似玉,火光下手腕处的菩提佛珠显得格外亮堂。
“有捐了的,袁家捐的最多。”
萧则绪噗嗤一笑。
袁宜之和淑妃真是急了。
被扣在家里这么久恐怕袁宜之早就急不可耐,但他捐这么多银子,不明摆着告诉皇帝他钱多。
估计他的好父皇又要想起回味楼的那盘子桃花酥了。
“大多不愿意捐,有人提倡京内富商许多,招他们为皇商,借此……”
萧则绪轻道:“恐怕也不好捐,都跟人精似的。”
听澜:“是啊,有些难,陛下把这件事交给了夏将军,说是夏将军威慑四方,那些人不敢不从。”
萧则绪叹道:“这是给咱们大将军挖坑呢,银子捐不出来陛下怪罪,强行逼迫捐款怕是寒青名声毁于一旦,难怪他这一天急得饭都没吃。”
“各地的灾情如何?朝廷派去的都有谁?”
听澜呈上去一份单子。
萧则绪扫了两眼,李毓书为总负责人,剩下的有些人眼熟的很,有些陌生名字似乎是新拔上去的。
后面还有一封李毓书的信,列举了赈灾时遇到了诸多状况,可谓是难上加难。
匪徒横行、流民四散、冻伤、无米无碳无衣、人手不足、物资不足、房屋不足都是问题。
萧则绪看了眼信叹了口气,“灾情比孤想象的要严重些。”
他提笔针对信上的问题,逐一做了解答处理。
匪徒,必斩之以儆效尤;流民,安之,不可驱赶;人手不足,则以工代赈,以流民作为新储备人手,帮助建造房屋,换取粮食……
至于物资粮食药材,他已经从自己的私库内调取了许多,以唐白玉和红螺寺的名义捐了出去,又提出了向富裕户借米,给予利息,先渡过难关等嘱托措施。
萧则绪将信笺交给听澜,特意嘱托一定要亲手交到李毓书手里。
他受困于此,不能亲自前往灾地,只能坐镇后方,以书信的形式指导。
早在之前他便夜观天象察觉有异,熬了好几个通宵才测出恐有红月雪灾之昭,只能假借赊刀人的身份以预言的形式告知天下。
看情况来算,许多人家做了准备,应对雪灾,也不枉费他推演一场。
吱呀一声门响了,见是夏寒青来,听澜行了一礼转身退下。
“相公,你吃饭了吗?”
“臣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