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670章 事情搞大了(第1页)

第670章 事情搞大了(第1页)

一听到值钱,郝真信急忙插嘴:“老何,有多值钱?”

何水生回答道:“我女婿在东京的时候,据他说,高档豪华馆子里就有这道菜。小鬼子喜欢吃得很。也就五六片肉,两三钱重,就敢问你要两千日元。”

众村干部也不知道日元汇率,民兵队长问:“老何,两千日元值多少钱?”

何水生:“也就一百块钱吧。”

“什么?”众人极为震惊。

五六片鱼肉就值一百块人名币,相当于城里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了。刚才听何水生说,一条虹鳟起码三四斤重,值老钱了。

如果养鱼场办起来,也不用太多,几百条就足以让全村老小脱贫致富。

郝真信更是激动,端起酒碗:“老何,当初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就知道你是个大人物,说不定是我村命里的贵人。没什么好说的,你我干了这碗酒。”

“我不太爱喝白酒。”何水生道:“小时候,家里也喝酒的,不过却是黄酒。要放在炉子上煮一煮,里面还得搁进去冰糖红枣枸杞杭白菊,那才有些滋味。煮的时候,最好是十六七岁豆蔻年华的少女,少女身上带着自然的体香,但一结婚,那就是体臭逼人,万万不能煮酒的。所谓,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孙永富听得不耐烦,抢过他面前的酒碗:“你这人啰里吧嗦,不就是想躲酒吗,郝队长,我陪你喝一碗,咱们袍哥人家绝对不拉稀摆带。”

何水生嘀咕:“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喝了?”便给自己斟了一牛眼睛杯子,喝干。

村里的酒都是从镇子上买的,杂质多,酒精度数高。以前都是要掺水的,但老板惹不起郝真信,今天的酒却是格外醇厚。

他这一杯下去,竟有点上头。

众村干部还在兴奋地说,这虹鳟鱼简直就是黄金打造的,想不到这么贵,养,必须养,养他个几十万尾,咱们也过过城里大干部的生活。

说着说着,大家竟然还畅想起在村里建座楼房,建影剧院,建灯光球场,建游泳池什么的,反正电视里外国大城市里有什么,什么东西最灯红酒绿最堕落就建什么。

何水生道:“各位,各位,账也不是这么算的。首先养虹鳟得有成本,养殖出口还有各项开销。另外,馆子里卖的菜和刚养出的鱼的价格差别也大。一条鱼能赚个几块钱就算是不错的了。”

郝真信:“管他呢,反正比种地赚多了。”他接着说出一句有哲理的话:“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年头,老老实实种地,就得一辈子受穷,还是要大着胆子折腾,折腾才有出路,事物都是在运动中发展壮大的。老何,老孙,你们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全力配合。”

孙永富:“养鱼需要地盘。”

何水生点头,让人拿来纸笔,在众人面前画起地图,描述着未来的建设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先是要弄一片三十四亩的平地,建十来块池塘。里面也不单养虹鳟,还要养鲟鱼。鲟鱼你们知道吧,没听说过?鱼子酱总知道吧,就是鲟鱼的蛋,取出来,用盐腌制好,那味道,好吃极了。小时候我在上海滩,家父带我去和平饭店吃饭,就用面包夹鱼子酱。那些鱼子酱是用天平称重的,还让隔壁老外看到了。

另外,鸭嘴鱼也可以养一点。

顺义山里的水好,正是养冷水鱼的好地方。

何水生继续说到,虹鳟、鲟鱼养殖场,自然要建房子,亭台楼阁都要建一建,搞成一个公园。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等周末,可以来这里旅游,钓钓鱼,吃吃饭吗,不又是一笔收入。

郝真信兴奋得不住跺脚,对手下喝道:“都过来敬老何老孙的酒。”

一通酒下去,二老已是醉了。

郝队长说:“地好办,溪流那边的地我作主都用来养鱼和建养殖场。老何,老孙,打铁趁热,咱们今天就写个合同。”

何水生歪斜着醉眼:“写写写,队长,我有点醉,你弄吧,弄好我签字就行。”

于是,众人村干部合计了一番,弄出个合同来。大约意思是,队里拿出一块地来和孙何二人合股建冷水鱼养殖基地,为期二十年。队里出地盘出人力,占百分之三十股份。

孙何二人出资金技术,负责销售,占七成股份。

写完,郝真信让何水生过目,看有没有问题。

何水生醉得不行,他又是贵公子脾气,大笑:“老郝,我是绝对相信你的,多大点事。”

就提笔写了自己名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