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说:“这是学校支持的结果。”
校长摆摆手说:“学校的支持,很有限。你们系那个米拉扬老师,才是最大的功臣。”
王向东忙说:“是的。没有她带领学生训练,也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校长说:“我一直想问问你,米拉扬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教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量,这么大的能量,敢于带着中文系的参赛队伍,一路走来,披荆斩棘,杀出一条条血路,夺得‘青春中国’形象大赛的全国亚军?”
王向东笑说:“我也不是很清楚。”
校长感叹:“人才啊。”
散会后,项善峰副校长走近王向东,叮嘱他:“多关心米拉扬。你也能看出来,校领导很关心。”
王向东点点头:“我明白。”
∽∽∽
日子过得很快。
一转眼,又到了评职称的日子。
一年一次,老师们称之为鬼门关。
学校的人事部门,刚刚开展职称评审的前期工作,项善峰就把王向东喊去,跟他说:“向你透露一下,米拉扬写了一封自荐信,给校长。她希望这次评职称,能评上教授。你看看这封信,说说你的看法。”
王向东接过信:“学校什么意见?”
项善峰说:“学校暂时不拿意见。”
王向东说:“我先看看信,先想一想。目前只是担心,米老师的科研成果,够不够评教授的条件?”
项善峰说:“成果嘛,应该是有的。”
王向东说:“您是指‘青春中国’形象大赛?”
项善峰说:“那可是国家级奖励,你说算不算成果?”
王向东笑了笑:“校领导怎么看?”
项善峰说:“校领导没有看法。先听听你的想法。”
王向东说:“系里的意见,很重要?”
项善峰说:“很重要。”
王向东说:“我明白了。”
离开前,项善峰说:“王主任,你是哈佛回来的,我相信你的理念和思维,要比我们活跃,也比我们更加开放,更加灵活。”
∽∽∽
王向东回系里,一说此事,祖耀明也是一脸愁容。
祖耀明说:“难就难在,学校不表态,不拿意见,没有立场。这样一来,我们中文系也没法表态。”
王向东说:“的确是这样。评职称,系里没有权力。让中文系拿意见,我看只是一种姿态。”
祖耀明说:“虽说是姿态,如果系里真把意见报上去,学校会不会采纳,我看这才是重点。”
王向东说:“是的,所以我有顾虑。”
祖耀明说:“会出现两种可能。我们支持米老师的诉求,如果把这个意见报上去,或符合领导意图,或被认为系里没有原则。”
王向东说:“不管怎么说,米拉扬是中文系的人,我们还是希望每位老师都能评上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