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法放心,肯定会好看的。”
这半成品的宅院没什么好看的,两爷孙忘了几眼后就动身去了畅春园。
此行弘昼去,雍亲王府里的人也动身去圆明园。
原来胤禛不去的,但是因为抓耗子一案闹得京城风风火火好不热闹。有康熙的亲笔御旨下去,凡事的人根本连他的衣袍的见不到,就由着胤禛领旨办差。一个个的罪名安上去,再一家家的抄干净。
一时之间,雍亲王的冷面之名是扶摇九万里。不知事情的百姓们还将他比如凶煞,谁家孩子不听话就点名出来进行恐吓。
当时众人出行的情形不小,京里头人都看着。尤其被抄的马佳氏等人,虽然只是单纯以罪的部分处理,他们剩下的人在世人眼里依旧是有罪名的。
京城之中风声鹤唳,对此事已经有了不同版本的流言传出。
最初的保守派道,雍亲王甘心做个老农民是假,实际上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偷袭埋伏,想要好好杀一顿威风。
其次的野心派道,雍亲王就是看着国中无东宫太子,所以才动心的企图谋划求功,得到皇上的赞赏和抬举。
那么问题来了,说前者皇上忍了这些年为何要忽然杀威风?杀给谁看?为了谁杀?
而后者则耐心寻味了,毕竟东宫之位空缺之后就成了不可提起的事情。再加上皇上立了密旨,底下谁也不敢大动干戈。所以雍亲王这时候出来得到抬举,是为了什么?
有人两者合一,便道雍亲王便是那密旨立储之人!
不然为何康熙为他立了功名威严?若不是他,又叫后来的兄弟和雍亲王情何以堪?
没看这雍亲王府的小五爷,天天跟着皇上屁股走,宠的堪比当年的太子么!
这些流言蜚语多是从八旗子弟里风云而起,再跟着一一散开,听得弘昼一愣一愣的,觉得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他都差点相信了。
不过自己常常在康熙胤禛见面的围观,很清楚这两父子见面就是正事。心情来了,康熙倒是会说笑两句,胤禛也会接一接,但都是来去匆匆很是忙碌的样子。
更不要说散心,或者电视剧里那种暗示将江山托付给你的话。
路上的时候又被众多目光看着,弘昼已经有了早前的过渡期,习以为常的上了胤禛的车。
车上只有他一人,正闭目养神。弘昼上来的时候,他的眼睛都懒得睁开,“怎么过来了?”
“玛法叫我过去畅春园住。”
“嗯,去吧。”
胤禛淡淡的,并不以为然。可能觉得反应太过寡淡,又觉得自家孩子会调皮,想想叮嘱两句,“跟在你玛法身边,还是要沉稳懂事,不可得意,更不能任性耍滑。”
弘昼直接坐到他的旁边,大大咧咧道,“哎呀!我这么乖巧懂事,您老人家还不放心吗?”
胤禛从眼缝里看他,“你倒是忘了。”
“啊?”
“福宜天天惦记你,拉着爷说你将的故事。”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