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眺对乌谢尔从小便博之以文,授之以谋;既然乌谢尔深谙中原文化,又有他的诗为证,我相信肯定是和水有关,只是我们还没解出具体是什么计划。”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一个地方。”
尹九郎和易乔在一起时间久了,不知不觉也喜欢起皱眉头。他接着道:
“之前我得到消息,有黑衣人曾经在济水出现。”
“济水乃属中原四渎之一,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这么长一段,如果想做文章,我们是防不胜防啊!”
“那我们还是分头去找吗?”关柒影问。
“南道县!我们去那里看看。”易乔想起自己和阿荣当年根据刘希音调查的乌谢尔的人走过的地方,曾经去过济水流经的南道县。
既然黑衣人在济水边出现,如今别无他计,只能再去碰碰运气了。
“那位‘一动不动’,怎么办?”尹九郎指的自然是向若。
阿荣道:“我们带上他吧!此地他一个人都不认识,若我们都走了,他必然待不住。”
“你的小算盘谁不知道,他如果愿意,便一起去也无妨。”
易乔知道阿荣心心念念想找向若讨教武功,也想趁此机会多接触一下向若,便答应了。
南道县,济水边,济滩坝。
由于处于济水的中游,河面宽阔,迢迢绿树,霭霭红霞,水边人摇船归家,一片静谧祥和的景象。
“济水九曲万里沙,长风破浪任天涯。”尹九郎看到此情形,忍不住吟了一句诗。
“影儿,你快看看是哪个酸秀才掉了一地的书袋啊?”
阿荣一听尹九郎念诗就头痛,故意对关柒影大声说。
关柒影从小也没读什么书,但觉得尹九郎念得有意境,很是欣赏,故意不接茬。
易乔本来也喜欢吟诗作对,但是阿荣从小就不喜欢听,所以他只有和尹九郎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诗兴大发,应和几句。
阿荣扫了兴致,刚到嘴边的诗又咽下了。
尹九郎也没了兴头,便环视一圈,四周查看。
“你们看得出来这里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吗?”易乔问。
关柒影和阿荣朝田间看了一圈,摇摇头。
向若一路上除了和阿荣说话,其他人都爱搭不理的。
易乔这些年网罗的人才众多,什么性格的都有,也不勉强与他说话。
尹九郎道:“你们看看那边的堤坝。”
大家顺着尹九郎所指的方向看去:济水上拦腰有一个石坝,依稀可见一根根巨大的条石铁锭连接起来,下面是夯实的坝体,上面是有五个泄水的石闸门。
这样的大坝设计不但有利于蓄水,也可以在水位高的时候起到泄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