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陆行眼中只见这孩子灵台放出三道玄光,最长一道玄光似火长一尺三寸,其余两道玄光呈碧绿、凛白色,倒是不长,约有三四寸,应是火金木三灵根,最亲火德,其次是木、金两德。周身亮着三十六个光点,应是那灵窍了。
“灵根、灵窍,好事好事。灵韵天成,蕴而不露,果然是个灵窍子”。
也在此时,陈陆行冥冥之中感到附近有极为亲近之物,甚是渴望,玄玄不可琢磨却觉得至关重要。神识虽仅十余丈,探查不远,也无法离卷而存,更不能在远处聚焦,但是朦胧之中却有指向,一物似在这屋外不远,一物似在这宅子更远处。。。
。。。。。。
平安看着这卷中书现了书名却又只显几个字的状况,有些不得其解,心中思量:“仙卷这两年在日光月色下玄光明灭如同呼吸,今日散光显字在月光最盛时,可偏偏中途停了。。。可月色未变,刚才也未有什么变动,只有待明日正午和夜半再来看看了。”
第二日,待到陈二洲醒来,平安才将昨日仙卷变化与父亲悄悄说了。
陈二洲不动声色,只道:“平安莫急,我且去先去看看。”
陈二洲望了望天色,穿廊过院到了祠堂,陈二洲仔细看了仙卷,此时自然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那卷中掌上书昨日现的文字也消失不见,整个仙卷除了玄光浓厚了些,与平常倒没什么差异。
手中拿着平安誊写的‘《修德吐纳养生真经》述仙神事。。。’几个字看了看,“夏日酷烈,今日万里无云,日光正浓。平安,你去通知你母亲,今日早些午饭,再去通知你几个哥哥,饭后正午之时都在祠堂等着。若是正午也无变化,那便今日夜半再来看看。”
“是,父亲。”陈平安谨声点头,转身出了祠堂去通知母亲和几个哥哥了。
。。。。。。
陈陆行坐在仙卷混沌虚无中,神识静静听着陈家父子话语,心道:“大善,等的便是你这话了。仙法是福也藏祸,接不接得住,只有等你们聚齐了先看看再说,如今神识仅十余丈,需你们呆在近前才看得清些。。。再说,还得使个什么办法找找那两样东西,实在心中须臾牵连,乱人心神。”
午饭后,陈二洲打发李氏带着两个儿媳去聊天说话,顺便逛逛自家,自己便同四个儿子一同进了祠堂,仍是照例闭院落锁、关门紧窗。
陈陆行神识看着堂中五人,暗暗点头,在这仙神残落不兴的时代,料想凡人更是不好过,但这一家虽是市井凡俗,却待人说话德行甚好,气质出众,便是放在现代瞧着也是人中俊彦了,殊为不俗。
两年前神识衰弱,堪堪陷入深睡,那日只隐约听得有几个人说话,记了几个名字,现在看来就是这父子五人了,也不知谁是谁。
年纪最小却最聪慧持心的“灵窍子”陈平安是见过了。
陈父二洲年近五十,已是头发花白,胡子粗糙的老人了,年轻时生活过得艰难,导致根基不足,后来又在军伍中受了些刀创箭伤,因此面上渐渐爬了皱纹,在这方天地还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候,这状态已算不得中年尚好了。
边上那身材高大,需上长须,穿罩衫短袍的应是陈家长子,陈平长了,站着四平八稳,自有气度,瞧着是个稳重性子;那双生子应是陈平湖、陈平洲了,一个开朗和气色,一个冷绝狠厉色,双生子迥乎不同也是少见有趣,也不知谁是平湖、谁是平洲。。。
观这陈家父子言行,祠堂摆设,想来也是不甘平凡的,祈望修仙。。。甚至建一仙族。。。可仙路崎岖,修士可怖。。。不知他们心中有无准备预料。
凡人一生虽只能蹉跎困顿于俗世红尘之中,但此生最好也能一生无病无灾寿终正寝七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