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材料为王 急冻人 > 第8部分(第2页)

第8部分(第2页)

“嗯,嗯,还有呢!”董老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就知道这个年轻人肚子里有货,果然,随便漏一点,都是这样令人兴奋得好东西。

“还有……,再比如说,可以在石英坩埚表层产生一层泡沫,这也可以有效隔热,以及防止多晶硅渗透。恰好我对如何制造泡沫隔热层,也有些心得……”

“好好好!”董老激动得脸都红了,紧紧地抓着他的手,似乎生怕他跑了,两眼放光,“你告诉我,这个隔热泡沫层如何生成!”

“您别急,咱们坐下来慢慢说。”郭逸铭看老头子激动得面红耳赤,害怕他激动过度,赶紧搀着他坐下来,慢慢地就单晶炉、硅晶元切割机的一些改进,详细讲给他听。

这些都是硅晶元制备上的关键技术,最终都要用到自己的设备上,生产厂家制造的时候自然都要暴露,藏着掖着也没意思,提前告诉董老也没什么。

这些技术,国内肯定都会偷学过去。不过郭逸铭只是想通过硅晶元制备淘第一桶金,这些三英寸晶元制备技术很快就会被淘汰,被国内学过去了对他也不会有影响。等到国内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他早已开发六英寸晶元、八英寸晶元、十二英寸晶元,乃至更大尺寸晶元去了,双方就不在一个层次,不形成竞争关系。

况且,这些技术他也都申请了专利。

国内自己用,他不会管,要向国外出售,自然会受到国际专利法的干涉。反正这个时代国内还很穷,他的目标市场也不在国内,而是国际市场。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

逐渐将一些外围技术扩散出去,在国内形成一套成熟而又廉价的零部件供应链,这才是他打造未来科技帝国的坚实基础。

………【第十一章 艰难的成功】………

九月二十二日,晴。

从沈阳开往北京的火车徐徐靠站,等待接站的人们向火车围挤过去。等到火车停稳,列车员打开车门,乘客们带着旅途疲倦,从车门鱼贯而出,与接站的亲朋好友大声招呼。一时之间,站台上人声鼎沸。

郭逸铭还是提着他那个小小的手提箱,与舒雨菲低声说着话,从车上下来。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奔波,风吹日晒,他整个人瘦了一圈,白皙的皮肤也被晒得有些微黑,满面风尘。与沧桑的外表不同,他的精神却显得格外健旺,双目炯炯有神。

“总算到了,这一个多月又是上海,又是广东,又是重庆,再到沈阳,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火车上,坐车坐得人都软了!”郭逸铭两脚踏上实地,感觉走路都有些发飘。这个时代可没有磁悬浮列车,列车行来颠簸非常,软卧车厢也并不见得有多舒适。

万分感激,这一次他远赴全国各生产厂家,属于技术指导,车票、住宿全由各接待单位买单。要不以他现在的经济状况,恐怕真要一路乞讨回来了。

这一趟全国之行,让他对这个时代国内制造业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落后。

实在是太落后!

为了在外国技术专家面前展示国内的生产能力,各厂家都拿出了最好的一面。走进各个企业,厂区都干干净净,连卫生死角也看不到一丝灰尘,显然是全厂动员搞过大扫除。印象中最容易出现油污的车间内也是一尘不染,所有的机床设备全都擦得锃明瓦亮,连机床铭牌都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各企业领导、职工,身上的衣服干净整洁,有些还烫出了衣缝线条,个个都拿出了最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他。

可在这些表面文章之外,这些生产厂家的实际加工能力,却让他暗暗叹息。

所有的企业都还采用的是人工操作,这么些工厂内,他就没看到有一家工厂使用了数控加工设备!企业拥有的设备更是种类繁多,年代迥异。有国内最新生产的,有七十年代初期出厂的,有六十年代的,再早他还看到了五十年代的机床,铭牌上醒目的俄文标志——这是当初苏联援华时期的设备,到现在还在用。

这还不算什么,他这次东北之行,甚至看到了一台日据时期的蒸汽锻锤!

据了解历史的厂方陪同人员介绍,在获得这台蒸汽锻锤之前,它就有相当长的一段使用期限了,或许其实际制造时间能推溯到本世纪初叶。

这些老旧设备并不是作为工厂的历史陈列起来,供人参观,而是在工人的操作下,实实在在承担着加工制造职能!厂领导们还对这些设备颇有赞誉,表示这些设备皮实、耐用、故障少,作用很大,他们甚是骄傲地向他表示,在工人们细心的保养下,这些设备再用到下个世纪也完全没有问题。

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郭逸铭对于这些领导的乐观,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对于委托这些工厂加工的设备部件,也充满了忧虑。

可当企业拿出准备好的部分加工件,让他检验时,他却惊讶地发现这些部件的加工精度非常之高,完全达到了设计指标。这令他极为惊讶,他差点怀疑他看到的那些机床设备,是政府为了保守生产机密,搞出来的障眼法,真正进行精密加工的生产场所,并不在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