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脑筋比较灵活,他也想过要不要改变一下形式,比如说开一家管饱面馆、管饱包子铺之类的。
但计算了一下成本,都觉得不太合适。
要是开一家管饱面馆或包子铺,收十文钱一个人都怕回不了本。
而超过十文,那他们的目标人群肯定会觉得太贵了。
所以还就是粥铺最为合适。
于是徐东决定抄袭模仿“管饱粥铺”,开一家“喝饱粥铺”。
而当徐东去木匠铺做匾的时候,却被告知刚有人做了匾,上面也写着“喝饱粥铺”。
并且就是前后脚的事,徐东慢了一步。
徐东感觉特别奇怪,就算有人和他想的一样,怎么连名字都碰巧一模一样呢?
他稍微犹豫了下,还是决定这事得干,于是把名字改成了“吃饱粥铺”。
他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个合适的买卖,就算赔钱也赔不到哪里去。
只要努力抢在对方前面开业,就能占到先机。
紧赶慢赶地准备了两天,却没想到对方和他想的一样,两个人竟然碰巧赶在同一天开业。
徐东踌躇不已,在铺子里走来走去,不知道该怎么办?
“徐掌柜,我们的客人都被喝饱粥铺抢去了。”
“怎么会这样?大家开的是同样的铺子,应该两家铺子的人数相当才对。”
“因为他们的价格比咱们低一文。”
“什么?”徐东后槽牙都要咬碎了,看来对方很阴险。明明刚开业的时候他去看过,定价都是七文。
对方肯定是要和自己打价格战。
如果他也定六文,那就陷入更多的被动。
利润十分微薄不说,正在吃饭的这些客人怎么办?难道要给他们退钱吗?
徐东飞快思索着对策。咬牙道:
“让宣传的伙计加一句话,所有客人吃饱了之后,还能带走一个煮鸡蛋。”
“是,徐掌柜。”
徐东转身就朝后厨吩咐:“找个人专门煮鸡蛋。”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粥铺,徐东也招了不少伙计。
三个在外面宣传的,两个在铺子里跑堂的,三个在后厨煮粥,还有两个专门刷碗。
这8个人一天的工钱,也要将近200文。
但没办法,对面降价了,他也得变相的降,他们抢的都是同一批客户。
要是没人来,第一天他就得赔本,用不了几天就要倒闭。
于是街头巷尾的吆喝声就像打擂台一样。
“喝饱粥铺,六文钱一位随便喝,价格全镇最低。”
“吃饱粥铺,七文钱一位随便吃,走时还送煮鸡蛋。下午饿了也不怕。”
。。。。。。
最后,两方宣传人马火气越来越大,宣传语演变成:
“喝饱粥铺比吃饱粥铺便宜一文钱!”
“吃饱粥铺比喝饱粥铺多给一个煮鸡蛋!”
在外闲逛的颜辛函:知道的是你们在进行商业竞争,不知道的还以为搁这举办绕口令大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