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宋遗事宋江36人有排名吗 > 第96部分(第2页)

第96部分(第2页)

这种回答,自然难叫英宗冰释疑团,倒叫他更不放心了。到亲政,他就开始认真追查了。

慈寿宫方面仍然守口如瓶,没有一点儿消息。可渐渐就风传一个名字了,就是蔡襄哪!

究竟蔡襄有没有做过?只有他自己知道。按常理哪,当穷家得罪了人,人家趁机泼你一头脏水,倒也一点不费劲!不管怎么样,结果都是一样的:满腹狐疑的英宗,信了!这不奇怪。事关皇权,皇上照例总是如此:宁肯错做,不肯错过。

英宗问韩琦:“相公,三司使蔡襄蔡大人,怎么样哪?”

韩琦不知道皇上什么意思,答道:“还好吧,没听说他有什么问题。”

英宗又问欧阳修:“欧阳大人,您说说,蔡襄这个人怎么样?为人处世如何?”

欧阳修想都没想,就回道:“皇上问蔡襄?他人如其字:端严温厚,平和蕴藉,一丝不苟。”

英宗微微一笑:“是吗?字倒是好的,尤其是楷书,您这句话可谓当之无愧。”

问的几个既然都愚笨不懂圣心,英宗只好设法找茬儿了。

恰好赶上蔡襄请假,英宗脸色一变,厉声问道:“天下钱粮财政全归三司掌握,事繁任重,蔡襄三天两头请假,十天倒有四五天不上班,这怎么行?中书为什么不考虑另换一个人?”

韩琦回道:“回圣上,三司办事并没有什么疏失,不好撤的。一时也难找到一个资历、能力与蔡襄相当的人代替他。”

欧阳修也帮着说道:“皇上,蔡襄有个八十多岁的母亲需要照顾。他也只是上殿起居时才请一会儿假,一到太阳出了,三司使的班还是上的,从来没有误过事!”

这之后,说到三司的事情,英宗又很摆过几次脸色,给两府大臣们看。可他们不是装傻,就是心里另有想法,还是无动于衷。英宗实在没辙,干脆直接出面干预了。

边报西夏又要兴事,粮草等需要及早准备,连堂皇的借口也有了。英宗发话了:“三司的事,朕已经跟你们讲过多次,怎么就是不听?眼看西边有事,粮草军需亟待准备,三司使必须立即换人应付一切。”

皇上既这么说了,谁还敢再打马虎眼?韩琦只好奏道:“皇上圣明,臣等愚拙,不能体察圣心。是否等蔡襄自己提出要求,中书再将他调移别处,也好给他留点余地?”

皇上这才点头微笑了。

到定下蔡襄调离三司,大家才隐约知道了原委。韩琦当时就领着曾公亮、欧阳修一行,进了延和殿。

英宗正准备退朝,见他们几个又进来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问道:“几位爱卿这会儿又进来,是有什么事吗?”

韩琦开门见山:“皇上,外间盛传蔡襄这次落职,是因为上书反对先帝过继皇上,有这事吗?”

英宗道:“有。”

“皇上亲自看到他的奏章了?”韩琦又问。

“那倒没有。可朕早就听说这件事了。”英宗也不隐瞒。

“如果只是听说,事情就有些暧昧。究竟是真是假,还请圣上仔细审察。冤枉一个蔡襄不要紧,怕的是小人得志,肆无忌惮,今后好人就很难在朝中立足了。”韩琦劝道。

曾公亮也帮腔说:“韩大人说的有理。京城从来喜欢飞短流长,造谣生事。前世用这种手段陷害忠良,不仅危害大臣,也危及国家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欧阳修问皇上:“这事儿陛下也相信吗?”

英宗却反问他:“朕虽没有亲眼看见文字,谁能保证就一定没这事儿?”

这话虽然不啻封口,可欧阳修还是排解道:“造谣诽谤,一般总是无迹可查。就是有迹可查,也需要仔细辨别。先帝在世的时候,夏竦让小妾学石介字体,伪造石介替富弼草诏废立大事,全亏先帝圣明,才保住了富弼。这是圣上知道的。还有我自己的事。”说完富弼,欧阳修又开始现身说法:“至和初年,朝廷要我去吏部判流内铨,也是小人伪造文字,诬我上书请求淘汰宦官,到任不过六天就要调我去同州。也是先帝圣明,知道有假,将我留了下来,直到现在。不是先帝圣明,洞幽烛微,微臣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这事皇上也不会不知道。所以,就是有文字,也还要区别真伪;何况没有文字,根本就可能子虚乌有呢!请皇上一定不要猜疑!”

皇上还是不以为然:“苍蝇不叮无缝蛋。您说人诽谤,诽谤的干吗不诽谤别人,偏偏诽谤他蔡襄?朕知道你们也都是好意,怕我错怪好人。不过,朕意已决,这事不必再说了。到真错了,再改过来吧!”

说到这个份上,谁还能再发言?蔡襄到底拜了个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贬到杭州做知州去了。第二年,才五十六岁,他就郁郁而逝。大宋的第一杆笔,也就这么永远倒了。

谁继任做三司使呢?中书颇为踌躇。后来,还是英宗自己解决的,委了吕夷简的二公子吕公弼。

吕夷简看好的虽是老三吕公著,这吕公弼却是个福将。他的进士出身,是因为父亲赏赐的。吕夷简死后,他还是沾父亲的光。仁宗皇帝特怀念夷简,而公弼怎么看怎么像他父亲,仁宗便移恩于他,让他一路攀升,一直做到同群牧使。仁宗逝去时,公弼已经成了气候。

蔡襄走后,有一天公弼奏完事正要下殿,英宗猛然想起三司的事,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工夫。到处找不到三司使,眼前不是现成的一个吗?传旨中书,着吕公弼权三司使。”

大宋遗事 第五十三回(5)

吕公弼一下蒙了。正要推辞,英宗又解释道:“忘了换马的事啦?那时候朕就知道您清廉。您到三司,一定能做好。”

原来,英宗还在濮王府当王子时,曾嫌赐马不好,派人找群牧司调换一匹,被吕公弼拒绝了,说是:“十三王子是朝廷近亲,威望很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