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崔氏半朝亲族不是说说而已,拨来算去,就连大理寺自己都配不齐员。
众人闹得不可开交,崔氏闹着说他污蔑人,而大理寺这头不能提审,又确实不知该如何推进查案,正在为难之际,还是褚霖出来拿定了主意。
既然三司会审不行,那就干脆众臣共审,满朝会审,大理寺将掌握的证供和人犯都押上明德殿,由他这个皇帝亲自监审。
是非清白如何,公理自在人心,无论崔氏清白与否,都该有个说法。
?
第54章
崔氏自然不肯。一则此事崔从筠着实是被人陷害,且崔氏其他人都并不清楚详细,如何就能成了全族罪过?二则皇后全须全影,无病无灾,崔从筠的小小过错也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在他们看来,皇帝分明就是借题发挥,想要铲除崔氏!
褚霖确实是借题发挥,而这么多年来,想要动摇世家的也不止他这么一个皇帝,崔氏岂肯善罢甘休,当即准备着要反击。
以崔氏半朝亲族布列显要的地位,想要反抗皇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上书乞骸骨——朝堂上的臣子全都告老还乡,皇帝身穿龙袍也不过就是个空架子。
然而这一招数,在先前弹劾皇后时就已经用过了。崔氏也算精明,为了试探皇帝的意思,几个身在工部的崔氏官员同日上书辞职,直言自知不得上亲眷顾,宁愿辞官归乡故里。
辞官的崔氏官员都出身水部司,他们上书辞官之后便抱病在家,底下司众也都得了授意不敢作为,于是水部司立时瘫痪,正逢江南道叫着闹水灾,工部本该派人下去查看详情,修补缺漏以待来岁春汛的,这样一来也无人能去了。
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教训,算不上伤筋动骨,崔氏算盘打得响,他们这群人虽眼下得罪了皇帝,但等到皇帝发觉朝中无人的要紧之处,自然会乖乖前来认错,这群水部司的官员也就能原地痊愈,继续为国效力,为君效忠。
谁知道辞官信一上去,还没送到皇帝的案桌前头呢,尚书令裴是非亲自批了他们的辞官请求,又立刻提拔几个原在水部司打杂的小吏填补了空缺,那几个小吏在水部司窝了好几年,倒是比只知道通观全局的崔氏子弟更懂得如何做事,其才学更是不逊于世家子弟。
后来才知道,这几人都是寒门出身,同裴是非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桃李名分。
而尚书省本该统管六部,裴是非身为尚书令亲自过问一司事务,虽是大材小用,却也无可指摘。
崔氏釜底抽薪的一出,反倒让他人填了柴火,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崔氏是再不敢辞官相逼了,毕竟虎视眈眈的除了寒门,可还有时刻窥伺着的其他世家!
寒门那头绝不会伸出援手,世家这头也并非铁板一块,区区一块美玉,便让向来同崔氏来往甚深的卢家、郑家纷纷袖手旁观。
太平光景时,崔氏想要打压寒门,卢家郑家或是为了亲戚脸面,或是为了自身利益,尚且还能跟着吆喝吆喝,可真要遇到真章了,各家都是自扫门前雪,又如何会舍命相帮?
且不说交情没到那个份上,就说他们自家族里,等待出仕的子弟可也还不少。
更何况,崔从筠若是当真生了谋反之心,那可是要株连的大罪过,卢家和郑家毕竟不姓崔,也犯不着上赶着给人家填命,若崔氏确有不臣之心,那皇帝此举也确实合情合理。
这些年来崔家确实太富贵了,皇帝既然要拿他开刀,其他人也都想着能不能从这块庞然大物撕咬什么下来。
如此,这公审之议竟是得了大半朝臣支持,崔氏子弟饶是再激愤,终究也是无力转圜。
公审一定,不论结果如何,崔氏这一局已是败了,剩下要做的,也只是在这败局之中减少损失罢了。
在这节骨眼上,再去掰扯女子能不能上殿已经没有意义。
林颖芝侧过身,几个仆妇便将犯妇崔从筠带了上来。
若是寻常案犯,本该是由衙差押送上堂,林颖芝终究还是念着几分脸面,临时让自家仆妇代为押送,免得男子粗手笨脚地损伤了崔氏嫡女,也免得崔甫再说什么损伤贵女名节的废话。
崔从筠却并不领情,她挣扎着被押送上殿,一看这满朝满堂身着朝服的男人看过来,当下便是羞怒交加。
她摆脱仆妇的钳制,奔到崔甫身前大喊:“父亲救我!”而后扶着他的袍脚痛哭失声。
她这几日待在大理寺里头吃斋,虽没受什么磋磨,可那粗糙的布衣,简陋的饭食,于崔从筠这样金玉堆里长出来的贵女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酷刑?
只是众人看她衣着严整,中气十足,却哭出了六月飞雪的气势,一时不免有些尴尬。
崔甫却见不得女儿在人前丢脸,躬身将人扶起来挡在身后,一言不发地怒视着林颖芝。崔从筠也逐渐从他的沉默中发觉不对,只低头在他身后默默啜泣。
有这一出,崔从筠的身份便确定了。
林颖芝道:“启禀陛下,犯妇崔氏已经带到,另有崔氏与胡人逆贼沟通往来的信件、证物,皆已在堂,请各位大人详查。”
仆妇将人送到之后便退了下去,几个龙武卫搬上来一个箱子,里头正装着所谓的证物和证供。
“什么犯妇,什么胡人?”崔从筠扯着崔甫的袖子道,“父亲,他们在说什么?这些贼人将我掳走,又将我带到这里来,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