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这里了”满以为马上就能见到儿子的阿芳喜形于色的回过头来就对东平说。然而,当她听到其他乘客后面的交谈时差点没让她瘫在地上:“不过,去波格拉里奇的车时间不定,那是临时的,过了绥芬城就更难说了。”另外一人紧接着又补充说:“当然,这次算是幸运的,明天凌晨就有一班开往那里。”尽管听到了希望,她还是晃晃悠悠的蹲了下去。
他俩在低矮的小卖部里购买了一点食品就蜷缩在车站的长椅上一分一秒地赶走持续的颠簸所带来的精神疲惫,静候着黎明早一点到来。
在似睡非睡中他被阿芳拉着登上了下一趟列车,那时的他,脑子里还回荡着卖给他们食物的那个黄色卷发小男孩的声音:“换乘马车只要给他们三个卢布,他们也会热情的对待你们。”
穿梭在延绵不断的群山中行驶的列车突然间亮堂了起来,广袤无垠的开阔原野转瞬之间就展现在了眼前:奔跑的马群,翱翔的大鸟,还有黄、红、紫、绿的缤纷色彩依偎着远处朦胧的山包,久违的新鲜让他俩的沮丧得到了一定的释放。
“你回来过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阿芳问了他一个新问题。
“没有。”一直观望着窗外的东平极其简单地回答了她。
阿芳又问了一句:“你一点也不想家吗?”东平这时才扭过头来反问了她一句:“你呢?”这个问题阿芳可是不好回答的,因为她已经没了原有的家,即便回到这里,还是要取决于娅娅是否愿意,她只能这么说:“哪有不想的,这次回来看看孩子,以后再作打算。”东平轻舒了一口气说:“我和你们就不同了,好在我和这里的人也算是同饮一江水的。”“啊,对不起,我把这些给忘了”她想起了他曾经对她说过的身世。
东平轻慢地说:“这没什么,反正到哪里都是一个人。”“你现在可不能再这么说啦,”她见东平欲言又止的样子就奇怪的追问道:“怎么,出了什么问题了吗?”“没…哪里会出什么问题,反正我是想到哪里都是一样活着。”“你是个闲不住的人,如果哈尔滨能够适应你的话,我会劝说安娜也来这里的。”
“不可能,她不止一次在梦中说过‘我们回不去了’,每次我都问她回哪里去,可怎么问也没有结果。”“哦?那我回去之后帮你问问她。”“不用不用,你不知道我和她之间的约定。”他发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补上一句:“你最好不要多这个事,就算我没说。”
阿芳见他又说到这个份上,当然不能再说起这些,便点点头,依照自己的思路补救道:“其实,我真想看到你们兄弟三人重新聚在一起。”‘他们俩会有什么约定?’心里反而忘不了东平的那句话。接下来便是无话不谈的消遣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这趟短途列车拖着白色烟雾完成了使命。
趁着好天色,他俩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光顾身边的集市和餐馆,而是一刻也舍不得耽搁,抓紧时间乘坐尚无人问津的马车先行赶往关隘,那个黄发小男孩的话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当气喘吁吁地阿芳被告知‘民国的火车要等到后天下午’时,她才开始后悔没有听从亚力托夫的建议,同时也亲身体验到了张强当年的艰辛劳作。
她在一处只有遮阳棚的饭馆的凳子上刚坐下就脱口而出的说:“难怪契柯夫去了就不愿回来了。”
东平听了也不问原由,只是一个劲的笑个不止……,这顿饭她陪着东平喝了好几口伏特加酒。
当他们到达哈尔滨时已经是十月二日的下午,也就是说,他们在路上已经耗去了近十三天的时间。
迎面扑来的寒风卷起的枯叶和尘埃让二人猝不及防,东平紧了紧外套言不由衷的说了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阿芳此时也无心再说这些无用的,她眯着眼睛朝四下里张望着问道:“我们现在怎么走?”“待我去问问就知道了。”说着话身边就围上了好几个穿着破烂不堪的老人和孩子向她们讨要吃的,阿芳从包裹里摸出了为数不多的面饼给了他们,这么一来,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了几个和他们一样的人来。
东平喝退了这些人,一把拉住她的手说:“快离开这里,这是给不完的。”直到快步走了一段时间才见到一位穿着长衫、戴着礼帽的中年男人,东平这才松开了阿芳的手客气的上前询问去正阳街怎么走,那人习惯的用手捻了一下胡须后指向东北方向说:“不是很远,过了三、四、五条街便是。”东平发懵的刚谢过人家,那人又回过头来热心的对他问道:“这条路很长,你们这是要去往哪疙瘩?”“啊,我们去最东边的那个,那个,海员俱乐部。”那人的眉头微紧了一下杨扬手说:“那赶紧走吧,路还远的很啦。”东平急忙招来了唯一一辆停在路边等候的人力车。
如果不是初来乍到,他们俩人其中的任何一人都不会坐上去的,它不仅破烂不堪,里面还是脏兮兮的。
车夫倒是挺热忱的,听说去往‘海事大楼’便说:“远着呢,要是走着去没两个时辰是到不了的。”“还有那么远呀!”“没事,我带你们抄近道、走斜路就不用那么久了。”说完便撒开脚丫子奔跑起来,看他的脚上就穿着一双布鞋,其实就跟没穿一样,十个脚趾起码有五六个是露在外面的,他一边跑着,嘴里还不停的告诉他们:“过了‘太古街’就是‘桃花巷’,到了那里也就不远了。”他俩听了之后相互对望了一眼,“也难为他了”阿芳说了这话。
满头大汗的车夫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在那座鹤立鸡群的白色楼房前停了下来,还客气的询问了二人:“是这儿吗?”
东平走下来环顾这一片破败的荒郊,他不敢相信是不是这里,阿芳向车夫问了一句:“这就是正阳街?”车夫正用衣袖在脸上胡乱的抹着,急忙转过身去指着白楼说:“这里没有第二座了。”
依着亚力托夫所说,东平对阿芳说:“应该就是这里了。”既然可以肯定,阿芳便问车夫:“卢布可以吗?”车夫摆摆手说:“以前可以,民国不久就不能再用了,现在这里还是使用银圆。”“哎呀,这我可没有,银子可以吗?”“可以可以,我可以拿去兑换。”“那需要多少?”“您就给一两五钱吧。”阿芳觉得他跑了这么远的路要的也太少了点,也没再说什么就给了他二两银子同时还把刚才施舍时瓣剩下来的那半块面饼也给了他,车夫接过银子和面饼不断地向她作辑说:“今天遇上了好人,好人有好报”的说个不停。
这里除了这座显眼的白色楼房之外就是千篇一律的土墙片瓦,再或就是木板草顶的破旧民居。
既然道路和位置都没有错,东平便指着不远处露出屋顶的几根高矮不一的烟囱说:“我们去那儿问问。”阿芳对着棚屋正想着:比起她在杭州救助站时的情景也好不到哪去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拎着一个水桶走出屋子准备往道路上倾倒脏水,就在老人家弯腰时的瞬间瞥了一眼即将走近的路人,木桶随即就从她的手中滑落在地上、脏水溅湿了她的鞋子和裤脚,他二人也在同一时间停住了脚步,只见那位老妇人直起腰来就迈开了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符的双腿朝他们急奔而来,并且还张开双臂发出了颤抖的声音:“阿芳,你们…怎么来了。”阿芳这才大惊失色的认出她来,她急步上前接住了将要摔倒的白发‘老人’:“方姨!”滚滚热泪禁不住就喷涌而出,站在一旁的东平也如呆子一般只知道摇头,却不知如何是好了。
带着悲情的阿芳抹着眼泪心痛的问道:“你怎么会是这样?!”方姨赶紧撩起衣襟擦擦脸上的泪水招呼着东平说:“快,快随我进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