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皇和藤原良房。
七月十五日,嵯峨上皇驾崩,两天后,伴健岑与东宫的另一名亲信但马权守〔权为额外派员之意〕橘逸势同时因谋反罪而遭到近卫府的逮捕,经过审判后,分别被流放到隐岐和伊豆。亲信被捕,主公不能说毫不知情,恒贞亲王匆忙上书请罪,并请求辞去东宫。仁明天皇好言安抚,说你与此事无关啦,不必担忧。
两位上皇既然先后去世,仁明天皇感觉压在肩膀上的大山已经倾垮了,他也一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嗣,岂有爱于恒贞亲王?只是好不容易碰上或者说设计了这一谋逆案件,东宫辞位则案件必然终止,若不预先深入挖掘,岂不是很可惜吗?
到了二十三日,仁明天皇和藤原良房的挖掘工作终于完成了,于是废黜恒贞亲王的东宫之位,同时将东宫妃的父亲大纳言藤原爱发、中纳言藤原吉野、东宫大夫文室秋津等60余人全数贬职或流放。藤原爱发是良房的叔父,藤原吉野出自式家,他们都是恒贞亲王派的实力人物,经过此次事件,被良房一举铲除了。
其实关于伴健岑等人的密谋,除了大保亲王的告密外,并没有足够确实的证据,退一步说,就算证据确凿,那也未必真与恒贞亲王有牵连,再退一步,就算这一切全都经过恒贞亲王首肯,前往东国也似是避祸,而非谋反。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藤原良房利用这个机会,顺利地踢开重重绊脚石,把自己外甥道康亲王扶进了东宫,更给自己铺平了迈向权力中心的道路。当年八月,他因功晋升为正三位大纳言,848年又升任右大臣。
嘉祥三年〔850年〕三月,仁明天皇去世,道康亲王继位,是为文德天皇,立惟仁亲王为东宫。这位惟仁亲王,其实体内有四分之三的藤原氏血统,他的母亲明子就是藤原良房之女。与皇室的亲上加亲,使良房于857年被任命为从一位太政大臣,总揽朝纲。
外戚当政,在日本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最终把太政大臣之位从皇族手里夺过来的,第一个是惠美押胜,第二个就是藤原良房。良房是第三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前面除了惠美押胜外,还有法王道镜,不过那两人的权力并不稳固,最终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藤原良房想要将荣华富贵代代相传下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应天门之变
文德天皇在位八年,猝然辞世,东宫也就是藤原良房的外孙惟仁亲王继位,是为清和天皇。这位清和天皇,被立为东宫的时候才九个月大,登基时也年仅九岁,什么也还不懂,朝政完全由外祖父良房说了算。
天皇虽然还小,藤原良房已经在为他物色妻妾了,人选当然都来自于藤原北家。首先,他把弟弟藤原良相之女多美子送入宫中,然后,又瞄上了长兄藤原长良的女儿高子。不过这位高子据说已经有了情人,坚持不肯进宫。
高子的情人,乃是号称当时第一风流美男子的在原业平。在原业平是平城天皇之孙,被赐“在原”氏而降为臣格,他擅长做诗,格调高雅,广受平安京内贵族女性的仰慕。据说在原业平曾经带着高子私奔,最后被堵截回来,高子送入宫中,在原业平远流东国。然而这未必是个哀伤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传说在原业平一生中先后与3333位女性缔结情缘,彻头彻尾是个花花公子。
拉回来再说清和天皇,他的年号是贞观,和我国唐太宗的年号相同。贞观八年〔866年〕闰三月十日夜间,太极殿前的应天门突然起火,连两侧的栖凤楼和翔鸾楼也一并被火海吞没。这或许只是一场天火,并没有人为因素存在,不过朝中各派却藉着这个因头开始互相攻讦,最终导致了一场大清洗。
当时朝中重臣除藤原良房外,还有其弟右大臣藤原良相,除了藤原北家,还有世代豪门伴氏、纪氏〔823年以后,大伴氏避大伴皇子之讳而改称伴氏〕,以及从皇子降为臣格的源氏兄弟。首先,大纳言伴善男告发纵火犯乃是左大臣源信和中纳言源融,并且与藤原良相商议,调左中将藤原基经前往逮捕源信。
藤原基经本是藤原长良之子,过继给藤原良房做养子,他当然要把此事向良房汇报,听取太政大臣兼老爹的指示。藤原良房偏袒源氏,上奏清和天皇,请他先派干员前往责问源信,源信当然矢口否认,于是这件事就此搁置下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到了当年八月三日,备中权史生大宅鹰取突然向朝廷告发,说伴善男、伴中庸父子才是真正的纵火犯。朝中因此攻讦又起,人人自危,清和天皇就于十九日正式任命藤原良房为摄政,命其彻查此事。
藤原良房通过拷问伴善男的家臣生江恒山、伴清绳,而号称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开始藉此大肆排除异己。九月二十二日,判决大纳言伴善男、右卫门佐伴中庸,以及伴善男的家臣纪丰城、伴清绳、伴秋实共五人为纵火主犯,应处斩刑,减罪一等,没收财产后流放到边远地区,另有十名从犯也陆续被处以流放之刑。
经此事件,累世名门的大伴氏和纪氏都被彻底从朝廷中驱逐出去了,而藤原良相、源氏兄弟的势力也受到了重大打击,藤原良房、基经父子的权势更为稳固。但更重要的是,前此摄政之位只授与皇后或东宫,从此落到了人臣手里。摄政就是“总摄庶政”之意,藤原氏的家长在天皇幼年时出任摄政,天皇成年后称为关白〔“诸事关白”之意〕,逐渐成为不成文的传统。
藤原良房死于贞观十四年〔872年〕九月,被谥为“忠仁”,他的权力由其养子藤原基经继承下来。藤原基经也不是一个善主,876年,清和天皇退位,传位给年仅九岁的东宫贞明亲王,是为阳成天皇,阳成天皇乃是藤原高子所生,基经作为天皇的舅舅,更加权倾朝野。
元庆六年〔882年〕,阳成天皇十五岁,举行了元服礼〔成人礼〕,然而据说这个孩子很不成器,成天飞鹰走马,耽于玩乐,甚至打开装神器的箱子,抽出草薙剑来舞弄。藤原基经屡次劝说,这个外甥就是不肯稍微象点人样,于是灰心丧气后逼迫其写下“朕近身发数病,动多疲顿,社稷事重,神器叵守,所愿速逊此位”的话,于884年二月宣布退位。
藤原基经的这种行为,颇类似于我国西汉的权臣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可见其权势就算比不上霍光,也相距不远了。而至于中国的昌邑王和日本的阳成天皇,所作所为是否真如史料记载的那么不堪,可就完全无从考证了。
此后,藤原基经力排众议,拥立“容止闲雅、谦恭和润”同时也财政状况拮据、到处举债的时康亲王继位。时康亲王是仁明天皇的儿子,史称光孝天皇。光孝天皇在位仅四年就病死了,他没立东宫,还把29名子女全部降格,下赐源氏,最终也是在藤原基经的策划下,立其第七子源定省为东宫,随即将其扶上天皇宝座,是为宇多天皇。
●学问之神菅野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