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最新地址为22ffc露b
算是弥补无心之失,也算是为冯家出份力。毕竟,若是应素白因而成了名角,定会让“琼台”的收益更上层楼。
生长于冯氏家族是幸运的,不用为三餐一宿奔波犯愁,还能自幼接受教育。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谋取高质量生活最佳途径,但读书恰恰也是最耗费财力的。想供出个秀才乃至于举人、进士,其中艰辛难以言表。都说科举过关犹若鲤鱼跃龙门,从此海阔天高,道理世人皆知,能成功者万中无一。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之道何其艰难也。
据官方统计,读书人的日常吃用、文房四宝、书籍、师资、应酬等开支,平均一年需银三十两,即便是十年寒窗苦读天下名,也得耗银三百两。
但寻常百姓的收入呢?
士农工商一一道来——
秀才:廪膳米;每人每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每月一两白银的廪膳费。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也才有了“穷秀才”之称。
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新耕地免租三年。农民每亩约能收入250斤至350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丰年加勤恳,南方农民均毛收入约银24两,北方农民人均毛收入12两,除掉农具、肥料、水利开支、亩税(每亩收税一斗,约20斤大米)等,纯收入则为20(10)两。
“工”是指工匠、手工业者。柴薪皂隶这些义务工的具体工作就是:买柴烧水、和干杂活。年收入20两马夫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当役年收入20两。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年收入约20两。
至于商人,自是不好估算。商税是30取1,也就是33,不过为了照顾民生,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以下的免税。但无论如何,即便是小商小贩,也赚的比农民多。
也就是说,普通百姓的年收入大抵也就是在20至40两白银之间,得一家人不吃不喝方能供一人读书。
读书难,难读书,书谁读。
“冯过”是幸运的,依着冯氏的财力,但凡族中有读书上进的子弟,都无需担忧相关费用。
结合本尊的记忆及这一年来的观察,冯过很是惊讶的发现,全族上、下十二房逾四百口人,涉及“士农工商”各个行当,将家族事业经营的红红火火、蒸蒸日上。难能可贵的是,这么一个大家族,嫡系旁系生活在一起,却是相处的极为融洽,平日里偶尔会有争执磕绊,但从未出现构陷针对的阴私勾当。大家族中嫡庶欺压、争权夺利、谋取家产等狗血戏码与冯氏绝缘,有的是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这恰是家族兴旺繁盛的先决条件。
他自非忘本之人,不管怎样,“冯过”能有今日些许成就,脱离不开家族的大力支持,有能力为族里做点事有何不可?
是有跪乳之恩,必有反哺之义。
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写出来让应素白搬上舞台,一举两得。
那世他听过弋阳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演唱形式主要来自于传统的百姓劳动,在当时社会中,农村劳作时非常流行弋阳腔,农民们以弋阳腔独特的唱腔来缓解劳作中的辛苦。
明清时期的弋阳唱腔,既包含宋元戏曲的特征,还包含昆曲、明词等特征。在城市中人们加上了弹唱的形式,为后来京剧形成奠定一定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当时整个戏曲行业的发展。
那部神剧中时处可见新黄梅戏唱腔,热闹非凡。冯过将话本交给“琼台”,当然是希望应素白能在舞台上淋漓尽致的展现。至于能到何种程度,他期望值颇高。毕竟,应素白可是名副其实的戏精。
请注意,此处的“戏精”只代表字面意思而无引申之义。
讲真,在他看来,他曾听过的弋阳腔咿咿呀呀的很难听懂其义,而他又确实不懂欣赏,是以印象并不深。
但前些日子去“琼台”听应素白唱了一出,居然听的津津有味。嗯,美女加持自是有的,赏心悦目嘛,但应素白确是唱的很有味道,即便是他这个外行也被那独特的韵味所吸引。
而且,她还会唱昆曲、黄梅戏。咦,“新白娘子传奇”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嘛。
在他想来这事怎么也得等到花魁大会之后,但应素白这位戏精(痴)居(竟)然等不及了!听甘诚那厮(这小子确实够食色性也)说,小应子(又是甘公子给她取的雅号)一拿到那出故事就开始构思如何搬上舞台,原本花魁大会的节目反而搁置了下来。孰轻孰重分不清吗?这不是舍本逐末么?还听不进劝,真是气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