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委屈的红了眼圈,站在那不敢回嘴。
“母亲,不是小静的错,是我娘非要回家乡,她不习惯待在京城,非要回去,她惦记着家乡族学还有织作坊,那是辛苦一手干起来的,我劝不动,我哥哥们也同意母亲回去,不干小静的事。”
“要是这样就算了,下次你婆婆来你可要好生孝顺,万不可怠慢。”
许夫人这才缓和了脸色。
“我劝了母亲留下,可我娘住不习惯,还是想回家乡,搁村里她更自由,再着她是寡妇身份,走哪都不方便。要顾忌人言可畏,生怕给我们带来麻烦,让我们被人说嘴了,她心里想的事多,我知道她在这憋屈,回家乡更舒坦,我也不好让她难受,就同意她回去了。”
“你要这么说我能理解你娘,家乡的一切都是她一手一脚苦干出来的,她是个心胸远大的奇女子,我心里很佩服,我自愧不如。将来不管如何你们一定要孝顺母亲,这是做人起码的人伦道义,给你们的孩子做个榜样。”
“是。”
“等五月份回家,别的不说,跟前伺候的人手要配齐,别让你娘和长辈们为琐事熬心,家中长辈年纪也大了,不能再干活了,奴才要配齐。”
“是。”
“你母亲可有什么交代没有?”
许夫人和秀娘接触深了以后,对她是非常佩服尊敬的。
“交代说让我和小静好好过日子,别闹矛盾,有不懂得让我来征询长辈的意见,不要擅作主张,多学多看,我娘走的时候给我留了一万两,让我给小家填产业。”
“你弟弟还没成亲,不能不管你弟弟,不需要那许多,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找你岳父和你哥哥去就行。”
“我也这么说的,我娘非说淳哥的产业她自己买,不用我,我娘脾气可倔了。”
“她是怕你们心里嘀咕,当娘的心啊,尽量做到公平,给你们兄弟留点情面,将来我们老的走了,兄弟也亲厚,互相扶持,她把路都给你们留好,一个寡妇做到这份上,供养了五个孩子,熬干了她的心血呀。”
许夫人幽幽叹口气,只有做母亲的人才能明白秀娘的厉害。
“是,我琢磨着这一万两要给弟弟也买点产业。”
“我问问你岳父,让他给你打听着,都是一家人,本该互相扶持。”
许夫人也挺喜欢淳哥,并不是自私自利的性格,一家子兄弟都起来了,对女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留孩子吃了饭就把女儿轰走了,哪怕婆婆不在,也不能太过了,哪有三天两头回娘家的,又没啥大事,传出去让人说许家张狂。
不过许夫人很喜欢群哥这个女婿,瞧女儿现在过的日子比很多贵女过得都好,实惠是真的落在手心里了。
爷们人品清正端方,不搞花活,守着女儿一心一意过日子,家族兄弟人多,宗族蒸蒸日上,女儿只要搭理好自己的小院就行,无非费心其他,甚至于现在都不用伺候婆婆,没人管着,这日子爱咋过咋过,别提多顺心了。
为此许夫人特别感激秀娘,给丈夫商量后,西北那头又给了几个军士的机会,挑了几个年轻有为的后辈进了西北军营,不过要从小军士做起,一开始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但后续军功还是要靠自己真本事。
不管怎么说总算多了条路,西北商道两家也是互相合作,相处愉快。
秀娘回到家乡才算松口气,还是觉得自家小院最舒坦。
如果没啥大事,弄完淳哥和清儿的婚事她就不打算再上京城了,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