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伟说道:“你平时抽的那中华我不信是你自己买的。”
宋若国不可置否的笑了笑,说道:“喝酒喝酒。”
虽然唐继伟说是全国纪委系统大检查,但是听在赵华的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这可关系到华夏国的政治格局的问题,自己的提醒老首长是听了进去,老首长要行动了。
赵华也知道,老首长的动作并不一定能阻止明年那件因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所引起的**,但或许能使规模小点,平息起来的难度也会相对的降低。
赵华转念一想,这不是拿下王盛的绝佳机会吗,这样的风暴潮里,敢为王盛说话的恐怕就没几个了吧。赵华窃喜,老天也不想放过王盛。
赵华对唐继伟说道:“老唐,我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怎么样?”
“立功?”唐继伟顿时来了精神,说道。
赵华压低了声音,靠在唐继伟的耳朵,宋若国也听的清楚,他不知道赵华怎么知道这么多细节的,不过既然赵华说出来,那就十拿九稳,这个王盛看来是要倒霉了。
纪委大检查行动的第二天,王盛就被揪了出来,他和物价局的局长左同文不仅开利用空头发票报假账,还吃拿卡要,甚至去吃饭的钱,都在工厂里报销。
纪委立即对王盛和左同文采取了行动,并收集了大量的犯罪事实,纪委查明他们一共贪污的金额达五万元之多。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八十九章 愿赌服输
“爸,你倒是想想办法,王盛被抓起来你让我怎么活啊!”黄玉兰抽泣的说道。
母亲看着宝贝女儿梨花带雨的模样,抱着黄玉兰,对正在一旁抽闷烟的黄海若呵斥道:“死老头子,你倒是说话啊,总不能看着女婿被抓进去吧。”
“想办法,想办法,我能想什么办法啊。”
黄海若不是没想办法,而是能动用的关系他已经基本找遍了,但是没有人敢理这茬。中央部署的严打行动,谁敢顶风作案,都劝黄海若先暂时放一放,过了这个风头再想办法。
可是黄海若知道等不得,要是没有人在背后做文章还好办,等风头过来再说。但是黄海若清楚,这件事情背后一定有赵华的影子。
当初女儿要嫁给王盛的时候,黄海若就坚决不同意,他觉得王盛抛弃妻儿,人品有问题。但是黄玉兰死活要嫁,黄海若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尽自己所能在仕途上帮助女婿,希望他能善待自己的女儿。
可是万万没想到,王盛前妻的弟弟现在是县委书记身边的红人。上次的事件黄海若就已经警告过王盛,要安稳点。但是这个王盛是烂泥扶不上墙,赵华能不找他的麻烦本来就应该烧高香了,偏偏他还去招惹赵华。
“老头子,你去找找老书记,县里的那些领导还是要给老书记几分面子的。”
“老书记是最讨厌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的。”黄海若吼道。
黄玉兰的哭声更大了,近乎咆哮,黄若海看着宝贝女儿,也万分心疼,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只有等风暴潮过去以后再说。
八月初,价格改革方案在国务院常委会议上讨论,八月中旬,在由最高首长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并讨论通过。
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用五年左右时间,初步理顺价格关系。工资改革总的要求是,在价格改革过程中,通过提高和调整工资、适当增加补贴,保证大多数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并能随生产的发展而有所改善。
随后,《党报》发表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报,报道了价格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
这时,全国物价已是一个异常敏感的问题。1988年上半年,全国物价总指数在1987年已上涨7。3%的基础上,又连月大幅度上涨,7月份已达到19。3%,大大超过10%的设想。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价格改革方案一公布,更引起城市居民的恐慌,出现多年少见的全国性抢购商品和大量提取储蓄存款的风潮。
面对这种物价猛涨、人心极为不安的严重局面,八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紧急通知:改革方案中所讲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指的是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长远目标,目前这个方案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通知还说:为了稳定金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人民银行开办保值储蓄业务,使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利息不低于或稍高于物价上涨幅度。
此次会议重提“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的方针;为1988年的价格闯关画上了句号。
九月份的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方针。要求在1989年和1990年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即治理整顿)上来。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即做到控制投资规模和社会集团购买力,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克服经济过热现象;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当时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做好刹住乱涨价风、整顿公司、确立重要产品的流通秩序、加强宏观监督体系四个方面的工作;深化改革,从理顺价格着手,特别注重深化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企业改革从推动政企分开、完善承包制、建立在国家宏观控制下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同时,抓紧推进那些对治理通货膨胀有重大作用的改革。
冯老坐在客厅里,仔细的翻阅着关于十三届三中全会的会议通报,他又把冯建带回来的那二篇文章仔细阅读了一番,冯建恭敬的坐在父亲的身边。
冯怡舒下班回来,搂着爷爷的脖子,说道:“爷爷,看什么呢,自从退休,我可没见您这么认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