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
数字时代的传媒梦想
中国互联网之父马云倾力推荐
推荐语
作为一家媒体,最大的荣耀就是成为一次浪潮和革命的预言家与吹鼓手,这一点,《连线》当之无愧。路易斯·罗塞托是一个疯子,创办连线时空无一物,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数字文化是一场革命,自己要创办为这场革命而生的酷杂志。有着疯狂而坚定信念的人总是能创造奇迹。路易斯·罗塞托创办了一本杂志,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中国互联网之父、阿里巴巴ceo 马云
《连线》杂志及其创始人的传奇经历告诉了我们很多,其中值得在这里提及的一点是,最伟大的精子未必就是找到合适的卵子的那一个……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刘东华
没有《连线》,互联网革命依然会到来,但《连线》的出现却让它提前发生了。这本书,是对这样一本杂志、对这样一个技术主义时代的总结。
新浪科技频道副主编 曹增辉
《连线》杂志的每一篇报道都引领互联网革命的潮流,对我们影响至深。而《连线》这本关于它及其创始人传奇故事的著作,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它。
搜狐IT频道主编 董江勇
做为计算机革命的鼓吹者,路易斯·罗塞托似乎早已习惯了“离经叛道”。他颠覆了传统科技媒体的价值观,让《连线》用性感、时尚的风格纪录了高科技产业的历史。做为一个窗口,本书再现了《连线》传奇。
人民网IT频道主编 陈健
当人类群星闪耀时,《连线》在哪里?毫无疑问,在信息技术的魔力即将支配整个世界时,是《连线》率先发出了对技术创造的渴望。《连线》不仅是一本杂志,它可能预言着整个世纪的未来。为此,你没有理由会错过这本书!
网易科技频道副主编 刘涛
虹←桥书←吧←。←
第2节:译序
译序
一本杂志与一个时代
黄锫坚(搜狐财经频道副主编)
《伊甸园之门》曾被摇滚青年奉为经典。书的内容早已忘却,让我记忆犹新的只是那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历史重负是救亡和启蒙。60年代,整个世界的使命是摇滚和文化革命。而90年代,席卷全球的时代浪潮自然是网络新科技。
变革年代期待着意气风发的精英,他们的理想和言辞往往在同仁刊物中凝结。回望中国革命,五四运动的旗帜是《新青年》,40年代的标杆是《观察》杂志。放眼对岸,60年代美国文化革命的领袖是《滚石》,而90年代的科技革命,则找不出比《连线》更具符号意义的杂志了。
这样的类比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但毫无疑问,它们都是一尺见方的兴奋剂和心灵手榴弹,它们都有着刺激荷尔蒙、团结同志、打倒旧势力等药效。《新青年》催生了陈独秀、李大钊这样的革命导师,《观察》锻炼了储安平、费孝通、钱锺书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滚石》的扬·温纳、亨特·汤普森和安妮·莱伯维兹用文字和影像切开了美国文化和政治的疮疤。而《连线》,则是一批技术狂热分子的失乐园。如路易斯·罗塞托,如凯文·凯利和霍华德·莱茵戈德之流,那本阐述数码精英的奇书《未来英雄》(Digerati)分别将他们称作海盗、圣人和标准市民。
在普通人眼中,网络风潮的主角是比尔·盖茨、雅虎的杨致远、亚马逊的贝佐斯以及今天Google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其实,真正蛊惑人心的,不是福布斯榜单上的这些富翁,而是幕后的传教士和吹鼓手,比如上面提到的路易斯·罗塞托、凯文·凯利等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创办媒体、折腾网络社区、召集精英聚会,各种新点子在这些科技文化温床中生根发芽。
先说说罗塞托,这位《连线》的创始人,早年是位无政府主义者。20世纪80年代末在荷兰主持过一本讨论信息处理的杂志《电词》。90年代初,他带着创办新杂志的商业计划书杀回美国。尼葛罗庞帝的75000美元投资让他的梦想发酵。这一次,他所鼓吹的革命,是更高层面的政治改革,是一种不为国家边界所限制的社会生活、一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社群。一句话,一个全新的革命:电脑使现存的所有权威过时。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那股狂热,是即时通讯和无所不在的电脑即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和自由;人类处于一个新时代的黎明……这样的宏大叙事,即便找不到独一无二的说书人,至少也有一个突出的斗士,他的名字就是路易斯·罗塞托,而他的平台就是《连线》杂志。
再来看看另一位神人,或者说该杂志的思想家,执行主编凯文·凯利。他曾骑单车穿越多国,编过一本大杂烩《信号》,涵概了黑客手册、bbs、文字处理软件、各种备选机器人、拷贝机器和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小说。他还用宗教预言和科学理论综合成一本《失控:新生物文明的兴起》,内容涉及新机械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系统。
罗塞托如是评价他:“凯文是圣人,好像19世纪中叶爱尔兰小村庄中一个激进的教士。每个人都到教堂来听他走在时代前沿的想法,并领略他那超乎常人的智慧。”
在凯文眼中,《连线》是本什么杂志呢?赛博朋克小说家威廉·吉布森曾说,“未来其实已经在这儿——只不过它的分布不那么均匀罢了。”这句话成了凯文的口号,就像是为《连线》度身定做的。他认为自己知道去哪儿寻找那“喷薄而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