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这么神乎其神,《连线》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文章?看看编辑部在创刊前的梦想吧:不用多久,《连线》就要派记者去印度,看看独立的乡村工程师如何建起盗版的卫星电视网络;他们要派记者去新加坡,分析当地的高科技威权主义,派人去华盛顿的雷德蒙,在那里和微软的百万富翁们一起住上几个礼拜……那个秋天他们做的专题报道仍然非常朴实。这些文章包括一个关于好莱坞某数码特效工作室的素描;一篇关于疯狂的日本电脑游戏迷的书摘;还有军队使用高科技模拟手段的一篇文章;一份对多个电子图书馆高级项目的调查;一篇揭示如何窃听移动电话的趣文;一篇要求废除所有公共学校、用电脑导向的教育公司取而代之的低质量檄文……
总之,对所有旗帜性杂志而言,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气质和煽动力才是关键。而这本讲述《连线》杂志的书,按作者总结,展现了一个洋溢着荷尔蒙的故事:青春战胜衰老,天真战胜世故,热爱终究战胜所有的诱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书不只是一个心灵传奇,它又是一个商业故事,记录了以路易斯·罗塞托为首的创业者,如何讲述美妙故事、如何寻找盈利机会和商业模式,如何说服风险投资者、如何成功套现的过程。
其实,上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风潮中,在dot泡沫之上还有另一层泡沫,即科技出版泡沫。一大批载满广告和大文章的杂志破土而出:《红鲱鱼》(Red Herring)、《工业标准》(The Industry Standard)、《商业2。0》(Business 2。0)、《快公司》(Fast pany)、Infoworld、Web Techniques、Yahoo!Internet Life。中国也不例外,《互联网周刊》是典型代表。
不过,当人们回顾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连线》仍然会第一个跳到眼前。它是响声最大、打扮最时髦的,它是记录网络新生活的年鉴。
本书作者加里·沃尔夫是《连线》的一名高级员工。他以内部人的视角记录了《连线》的沉浮,当事人的抱负和贪婪、创造与疯狂。那个年代的轮廓和色调也一览无遗。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加州意识形态》的文章。其中的一段话,用来总结本书内容也许比较切题:
1998年5月,经过两次上市尝试却最终失败的《连线》杂志被卖给了一家出版公司。这倒并不意味着《连线》会停办。它只是表明,一个摇旗呐喊的时代吹鼓手将向一个普通的时尚杂志转变。而其他那些政治和文化神话也露出其一厢情愿的空想面目。网络并非平等和自由的理想王国,网上和网下人口的男女比例、阶层比例的差异可以说明实情。网络创造的信息爆炸带来的不是什么崭新文明,而是用毕即弃的时尚垃圾和信息通货的疯狂膨胀。网络并未成为普通民众的反抗工具,唯一改变的只是,统治者由商业巨头变成了技术雅皮士。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压抑者、被控制者中的一小撮人,摇身一变成了新世界的主宰。
▲虹▲桥▲书▲吧▲。
第3节:引言
引言
一部真正的传奇,应该展现青春战胜衰老、天真战胜世故、热爱终究战胜所有的诱惑。不过,我们先说点不好听的。本书的主角现年40多岁,他嘲笑理想主义,因为那过于天真。而他家里那位又特别喜欢吵嘴。不管怎样,将本书命名为传奇,我想是名副其实的。
一部传奇至少应该有些超自然的意味,我们下面要讲述的故事则具备更多神奇因素。新闻报道一般不允许出现半人半羊的农牧神或天使,不过世界上的确存在附着于人体的某些力量,它们让不同的人说相同的话。原创性思想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多个地方;像幽灵,它们飘散在空中。这些思想一旦开始传播,就具有某种神奇的、甚至是蛊惑人心的力量,让本来理性的人作出奇怪的举动。下面的故事正是这个意义上的传奇:它追溯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想法——电脑将使现存的所有权威过时——影响世界的过程,那个召唤它出来的人受了它的蛊惑,成了它施展魔力的中介。
30年前,一个年青人上了《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封面。他是自由意志主义这一新政治运动的先锋。自由意志主义者的目标是废除政府,但他们并未成功,这个年青人也离开美国,并重新在欧洲安顿下来。后来他回归故土,颠覆了媒体工业,吸引数百万人的注意,得到这个国家最强大的一些投资商的青睐。他甚至再一次提到政府的终结。
这时他已不再是一个自由意志主义者,因为自由意志主义是一个政治标签,而他已经成了政治的敌人。他所鼓吹的转型比政治改革要深远得多。他在提倡一种不为国家边界所限制的社会生活,鼓动一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社群。他所传达的信息,一部分与技术相关。由此催生的投资狂潮,类似伴随其他重要发明而出现的极度亢奋,比如铁路、汽车、电力和无线电。但他并不是一位发明家,甚至也不是一个伟大的商人。他不过是一个天生的讲故事的好手,将通向未来的大门敞开了一道缝隙,所有过时的束缚将被扫地出门。
他的成功伴随着一个巨大的股市泡沫。他该为此承担多大的责任?当经济史学家试图从过去10年的混乱中理出头绪时,毫无疑问,他们会把责任部分归咎于中央银行的官员,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降低了利率,让便宜的资金充斥市场,并飞快地流向股票。不过,资金供应只是故事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需求。在高歌猛进的泡沫岁月,人们追逐着数码革命的种种故事,这些热情使得大量投机性的投资也显得合乎理性,这本身就使信贷放松。
约翰·劳(John Law)转瞬即逝的成功故事,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理解金融泡沫的两个引擎——信贷宽松和讲故事的热情——是怎样一回事情。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一个赌徒,在18世纪早期掀起了第一轮现代泡沫。得到皇家法庭(royal court)的赞助后,劳创建了一家发行纸钞的银行,有相当数量的硬币储备作支撑。随着信任度的提高,存款开始流动。但他做的不止这些,他还控制了密西西比公司(Mississippi pany),该公司拥有在路易斯安那疆域内定居和贸易的独占权。他多次向公众出售这家公司的股权。通过法院和他的银行,约翰·劳对货币供应进行了一连串操纵,随后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价开始起飞。最初股价是500美元,密西西比的股票后来翻番,在一次投机高峰时甚至涨到1万美元。最终一切归于毁灭。
投资者为什么会以高出发行价许多倍的价格购买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呢?投机者相信一个完美神话:美国人非常非常有钱。大家听信传言,认为根本无法去做第一手调查,因为那要花太多功夫。在泡沫破灭之前,社会的每个部门都被狂热感染;在泡沫破灭之后,每个参与者都遭受痛创。
美国的农民、商人,以及资本充分且有独占权的寡头是不是具有天然优势,这个问题最后已不再重要。一个建立在神话上的泡沫,使得事情的真相毫无意义。这是因为,泡沫是在怀疑的滋养中变大的。这似乎很荒谬,因为今天的怀疑者就是明天的支持者。股价在500美元时不愿购买的那些人,在股价升到1000美元时会被人嘲笑,在股价升到1500美元时会被人唾骂,在股价升到2000美元时,他们肯定会不顾一切地购买。因为亲友们庆祝收益的狂欢场面会让他们无法承受。随着泡沫变大,故事也流传得越广,因为购买者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辩护,他们要说服更多的人相信这个神话。只有当故事的真相广为人知,价格才会到达一个平台,然后垂直下落。怀疑主义,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才彻底消失。
点燃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那股狂热,把许许多多不太可能成为明星的人物推上前台。下面讲述的传奇并非这个热潮的全部。更大的故事,是即时通讯和无所不在的电脑即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和自由;人类处于一个新时代的黎明等等。这样的宏大故事,即便找不到独一无二的说书人,至少也有一个突出的斗士,他的名字就是路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他的平台就是《连线》杂志。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4节:目录(1)
目录
译序 一本杂志与一个时代
引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从零开始
屏幕前坐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一动不动、面无表情。在这个石头墙、六面窗的大楼里面,这人看起来有点像嬉皮士或流浪汉……有10年时间,路易斯靠一些零碎工作维持生存:为杂志写故事、做做木工……简·梅特卡福回忆说:“我从来不会不留痕迹地经过。”……即将35岁的路易斯:世界巡游的生活方式似乎将持续一辈子,年轻气盛的流浪会变成习惯性的无家可归。
第二章 信念如同福祉
他一生都在追求一种自由、民主、受大众欢迎的媒体……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弱势力量也可以创造自己的杂志……《电词》……这是电子出版风格的一次预演,它同时也是对旧时代的一次回眸……他的杂志试图回答“与令人炫目的好消息相伴而来的是什么样的挑战”;他眼中的读者,“正参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