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盛唐风月有几个女主 > 第392部分(第2页)

第392部分(第2页)

要说他和杜士仪相识在前;往来也更频繁;可他怎么就没有王元宝那样的好女儿倘若他也有一个如此千金;长安首富乃至于关中首富的名头;早该换人了

吴九听说儿子只凭着一丝印象就贸贸然相邀李白前去代州;差点没背过气去。可是;在儿子嬉皮笑脸的解释一番后;他又有些没脾气了。杜士仪先到成都;又到云州;如今又到代州;他这个雷打不动的两京留守之人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跟着;去云州客串了一把粮商还是因为那困局太过紧迫。他也不能确定;这位之前通报时让刘胶东很有些不以为然的李十二郎;究竟和杜士仪有多大程度的交情;可儿子邀都邀了;他也只能没好气地敲打其两句。

“你日后随侍郎主左右;不可再这么自作主张唉;横竖你还有几天方才出发;我先去打听打听这李十二郎为人秉性如何;省得到时候你闯祸”

然而;吴九还没有来得及去核实李白的身份来历等等;更加重要的事情就一下子占据了他的注意力。他通过自己这些年扎根于两京而建立起的消息渠道;得知了萧嵩请辞兵部尚书;王毛仲借着天子阅牧监群马之际;向天子求兵部尚书的事。尽管李隆基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但这样的进展无疑符合杜士仪密信上的要求;高兴不已的他忙着监控事情的后续进展;早就把李白的事情给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等到吴天启即将启程来问他此事;他才懊恼地拍了拍脑袋

“罢了罢了;横竖他就一个小童随行;无关紧要你路上小心些套话就是了”

从长安到代州不到两千里;吴天启急着赶路;李白也没有太多游山玩水地心情;再加上他也只有一个会骑马的书童照应起居;等两人抵达代州时;竟是只用了区区十来天。当他来到代州都督府门前的时候;通报进去才不过一会儿;就只见刘墨迎了出来。后者最初没注意到风尘仆仆的李白;笑着上前拍了拍吴天启的肩膀道:“好你个小子;终于还是在长安闲不住;我就想着你什么时候回来呢;郎主身边正缺妥当人”

说到这里;他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和吴天启同行的两人;突然瞪大了眼睛;失声惊呼道:“你是……绵州李十二郎?”

尽管吴天启盛情力邀自己同来代州;但自己就这么贸贸然过来;李白原本还担心自己是不速之客。可见这位依稀相识的杜士仪身边从者第一眼就认出了自己;他不禁心中感动;当即含笑拱手道:“一别多年;我已乡音渐改;形貌渐变;没想到还能让人认出来。

见刘墨竟也第一时间认出了对方;吴天启那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心立刻平复了原位;因笑道:“刘叔;李十二郎是我在长安千宝阁时刚巧遇见的;因为听到郎主从前提起过;所以我就斗胆请了李十二郎到代州来。”

“好小子;郎主若是知道了;必定大大夸奖你一番”说完这话;刘墨连忙上前;热情地招呼道;“郎主正好就在都督府;倘若知道李十二郎远道而来;必定喜出望外。当初郎主出蜀之后;曾经过江陵;亲自瞻仰过李郎深得司马宗主盛赞的那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赞叹不已;还命赤兄去打探过李郎的近况;结果……”

李白也因此想起了吴指南被人殴死一事;面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而刘墨自知失言;连忙岔开话题道:“总而言之;还请李十二郎和我去见郎主;请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六百四十一章 礼贤下士

代州都督府门禁森严;堂馆庄肃;前院进进出出的人无不凛然小心;往来间连一丝一毫交头接耳的声音都听不到。尽管也曾经登过地方官府;拜过公卿权贵;但李白此时见识到这般肃穆场景;仍是不知不觉露出了郑重的表情。当他随着刘墨一路往内;进了一座格局小巧精致的院子时;他就只听得迎面那一座正房中传来了一声厉叱。

“那许涛身为经学博士;统管州学;却已经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十天半个月都不见一个人;如今我上书奏免;他不思好好反省;竟然还敢给我委任署理州学的张兴使绊子?如此人品;纵使遍读经史;也不过徒有虚名;哪里称得上博士再见张兴上任之后;州学秩序凛然;学生敬服;他就想辗转求人来到我面前求情;想重新复任?做他的春秋大梦崔功曹;看在你到代州上任只有不到一年;难免周顾齐全的份上;今日你替人当说客;我就不追究了;你自己回去深思”

这番话后不多久;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便从书斋中出来;那脸色极其不好;显然就是刚刚遭了疾言厉色训丨斥的正主儿了。刘墨认得那是功曹参军;出自博陵崔氏的崔护;在人过来时少不得恭敬地行了礼。而崔护一想到刚刚遭斥还被别人听到了;心里又羞又恼;哪里还肯多留;甚至没在李白脸上多看一眼就匆匆离去。面对这情景;刘墨便对李白轻声解释道:“这是代州功曹参军崔郎;郎主上任不久;威严却重;故而上下凛凛然。”

李白会意地点点头;等到了书斋门口;刘墨先行叩门后便通报道:“郎主;绵州李十二郎来了”

听到里头先是没动静;李白心中一紧;可下一刻;他就听到了咣当一声;不知道里头打翻了什么。紧跟着;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门立时三刻被人拉开了;现身的杜士仪一身绯色官袍器宇轩昂;但更显眼的还是他脸上那又惊又喜的表情。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自己的臂膀就被人一把抓住了。

“真是李太白阔别六年不见;想不到今朝却能重逢”

杜士仪怎么都没想到李白竟然会不声不响跑到了代州来;上下一打量;发现相较六年前在绵州初识;把臂同游成都时的李白;现如今的李白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落拓不羁;眉宇之间大见风霜。

见杜士仪如此激动;李白只觉得在长安一呆近一年却一无所获的郁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说不出的疏阔和喜悦:“我也是因缘巧合;在西市千宝阁前撞见了使君从者;得他言说使君惦记;又一再盛情相邀;这才厚颜到代州一访”

“太白称呼得如此见外;岂是友人相处之道?直呼我表字君礼便好。再说;什么厚颜;代州都督府能得李十二郎莅临;可是蓬荜生辉了”杜士仪笑着打趣了李白一句;随即就诧异地问道;“我的从者?”

刘墨见杜士仪显然不解;连忙在旁边提醒道:“是吴天启。”

“原来是那小子;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阿爷更机灵”杜士仪哈哈大笑;当即对刘墨吩咐道;“你吩咐厨下炙肉备酒;我要待客。另外;让吴天启换一身衣裳进来;我要好好夸奖他这功臣;竟是三言两语就把李十二郎给拐来了”

听杜士仪这口气;李白隐隐约约察觉到;之前邀约自己的少年恐怕并非寻常从者;但他一向豁达不喜算计;杜士仪将他请进书斋之后;他就把这些想头丢在了脑后。毫不讳言地说了自己在长安的窘境遭遇后;他见杜士仪若有所思;便爽直地说道:“君礼还请不要见怪;当年你予我之名帖;我一直带在身上;然而当初出蜀之后;吴六郎不幸殒命;我一时心灰意冷;无意北上求功名;就在安陆定居了多年。如今北上长安;人事已非;你之前又一度受宇文融牵连而境况艰难;我不想再节外生枝;因而就不曾拿出你的名帖来。总而言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太白;你在安陆时既然要出发前往长安;为何不先来见我?云州古城;代州古郡;雄关大漠;最是激发诗兴的地方;你若早来;我定当亲自为向导带你一游而且;长安人事复杂;你若早来见我;我至少可以告诉你该见何人;不至于走那许多弯路才是不是我夸口;如今的秘书省校书郎王少伯;也就是王昌龄;他进士及第过了关试守选的时候;也是我提醒他于谒何人;这才得以成功求得美官。至不济;你也可以去寻王夏卿王少伯等人。”

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