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对贾兰等六位被委任为官的学子说道:“治民一道千变万化,不可墨守成规,汝等乃我天朝国子监精粹,教化百姓各依本务是汝等的首要,去吧,化蛮夷为华夏,依靠诸位了。”
诸生起而躬身拜别,他们将奔赴半岛各地兴办孔子书院,真正的替往圣继绝学,泽化天下。
李穹不是说了么,钱我出,人我保,之要你们去各地游学开讲,兴办书院,便是儒家史上又一次的东游。
为什么用孔子书院这四个字,不言自明,孔继宗这位当世的衍圣公坐镇乐浪,不信半岛学儒之人不来朝拜。
明知道这是李穹的阳谋,孔继宗与王希贤也不得不从之。
实在这件事的好处太大了。
大到仅凭京城国子监一家,已经不敢独吞此功,布泽天下教化天下儒家天下,够不够读书人发狂?
一封封书信自他们二人手中写出来,发往大江南北,诚邀儒学大能出山,汇聚柳京城,重开儒学东游盛举,待将来,还要随战舰赴南洋、赴西洋,会会海外蛮学。
两位老汉如此的卖命辛苦,看的秦可卿都心有不忍,一个个调教好的新罗婢送了过去,只要能伺候他们二位,太上皇给李穹穿的小鞋便不会被穿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穹倒是难得清闲了下来,那边建工厂开矿山都一蹴而就的事,治理一郡六县又用不到他,整日里带着一票人马四下寻摸鞑子的营地,时不时的押运回一些俘虏充作苦劳,倒也惬意的很。
眼看临近新年,他也终于停了狩猎,请两位老先生同行,坐船回了天津卫,待来年开春再赴辽东征战。
如他这般敢刚下军务不顾的主帅,也就他独一份,王希贤都上书圣上,若只是防御乐浪一郡,李穹在与不在皆无妨,因为民心可用。
移民与遗民刚刚尝到乐浪新政的甜头,无不期盼好日子的到来,鞑子此时敢进犯,等候他们的将是数十万红了眼的百姓,此谓全民皆兵也。
亲王府大观园又一次的张灯结彩,总算是能团圆的过一个年了,人人喜笑开怀。
人未至,礼先至,一车车的礼物堵满了大观园门前的路,有朝先的收获,也有兰芳送来的新年礼。
宝钗烦累的点验入库,黛玉与妙玉则抱着暖炉进来挑各自的心怡,库房外宝琴与惜春是翘首以盼,只有探春去帮宝钗。
宝钗揉了揉手腕子,端起一碗温茶饮了一口,看看还在抄写个不停的探春,忽然一笑:“三妹妹,可还记得你主事大观园的时候?”
探春抬起头满是不忿:“你们一个不管一个不理,只拿我出来做耗,都躲在后面当好人,如今想起来我都恨的慌。”
宝钗放下茶杯:“此一时彼一时,名不正言不顺的,我凭什么管?如今再要你管,你可还敢管?”
“我?”探春一哼:“你也说名不正言不顺,我凭什么又要管?”
“我先委你总管之职,何时抬你进门,得要林妹妹说话。”
话音未落,屋外传来一句:“我说什么话?又在编排我不是?”
毡子帘挑起,林黛玉摇了进来:“要我说什么?”
宝钗指指探春:“何时娶她进府啊?你倒是不急了,她可怎么办?”
探春羞恼:“谁又急了呢。”
黛玉过去抱住探春的肩头:“总要二舅舅回来才好呀,总不能委屈了你。”
探春低头不语,谁知道贾政何时才能回京。
宝钗便把方才的话又说给了黛玉听,黛玉一拍巴掌道了声好。
“我也是想着如此,倒要宝姐姐先提了出来。我们三人各有各的忙,真说到管家里的事,却有都避讳各自的嫌,于是便一盘散沙似的各说各话,外面看不出什么来,可内里你我都晓得。不如三妹妹管起来,都是自家人,也素知你的品性,绝无不听的道理。”
宝钗更是说到:“自我们以下,你挑着人来用,也不必说谁原是谁的丫鬟,只要得用,你尽管着用,咱们也新政一回。”
探春又抬起了头:“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
“好,我先用一个别人不敢用的人,我要袭人。”
喜欢卧底宁国府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卧底宁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