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二月初一夜,西军都统制姚平仲自思急功近利,未顾全局,向种师道请命率步骑万人突袭牟驼冈金营。起初,宋军趁夜行进,攻破两座金营,士气高涨。然而,金营早有准备,候骑已将消息传至完颜宗望帐中。完颜宗望听闻宋军来袭,不惊反喜,迅速调集部将,令猛将镶蓝旗梅勒详稳赤盏晖领兵迎敌。
赤盏晖不负所托,披甲上马,率部迎战宋军,直奔姚平仲。二人骤马相遇,战于阵前,交手三四十合,互不相让。然金军援兵自两翼包抄,正黑旗完颜宗弼、镶蓝旗完颜斜也、镶黑旗斜卯阿里等将纷纷率兵杀入宋军阵中。宋军兵力虽多,却因仓促行事,未做稳固准备,加之夜战不利,阵型大乱,终究难以抵挡金军的围攻。宋军开始溃散,退回汴水南岸,死伤无数。
夜半时分,金营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京城内,赵桓得知战事告急,急忙召李纲入宫,传旨令其即刻率军救援姚平仲。李纲率诸将出封丘门,连夜赶至前线。李纲素来以神臂弓闻名,他亲率精锐射手,以弓箭压制金兵。虽令金军稍退,但战局已乱,姚平仲所部多已溃败。
李纲大呼寻姚平仲,然四下无人知其去向。原来,姚平仲见战事不利,担心战败后遭到天子的责罚,早已弃军而逃。他未敢返回汴京,径自沿官道逃向蜀中,意图隐姓埋名,逃避追责。夜袭一役,宋军未获一功,反致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城内百姓闻讯后更添惶恐。
姚平仲夜袭金营未果,心中愤恨不已,却又惧怕天子责罚。当他意识到金营的抵抗比预料的更强,且宋军开始溃散时,便产生了逃亡的念头。他驱动胯下青骡,一边策马,一边心中暗自思索道:「若此时退回京城,必然难逃罪责。天子交予我大任,我却未能取回康王,更无功而返,唯恐性命难保。唯有逃入蜀中,隐居山林,或可避过此劫。」
姚平仲领数骑,趁夜色掩护,避开追兵,急速向南逃去。青骡耐力惊人,尽管连夜奔驰,却毫无疲态。姚平仲不曾停歇,饥肠辘辘,却不敢稍作停顿。待他到达邓州,已是正午时分,才寻得一处民舍稍作歇息,匆匆吃了几口干粮,便继续赶路。
一路上,姚平仲多次遇到宋军的巡逻队,他均以逃散的勤王兵将自居,言辞恳切,故而未遭怀疑。他明知蜀地山高路险,若能到达川蜀,便有可能彻底隐匿踪迹,远离朝廷的追捕。
经过数日的奔波,姚平仲终于抵达了武关。此时,他身心俱疲,但强烈的求生欲望支撑着他继续前行。越过关隘,他朝着川蜀腹地进发。途中,他路过长安,虽曾有意隐居于华山,却知此地靠近京城,终非长久之计。于是他决心深入川蜀,远离京师。
姚平仲沿着蜀道一路深入,翻山越岭,日夜兼程。待他到达青城山上清宫时,已是精疲力尽。他在宫中停留了一日,心中思索道:「若再不深入,终有一日会被天子派兵寻到,不如再往深山隐居,方可保全性命。」于是,姚平仲再次启程,深入大面山脉。
在大面山中,山路愈发险峻,已无车马可行。他只得弃下青骡,徒步前行。山中云雾缭绕,古木参天,行至人迹罕至之地,姚平仲终于寻得一处天然石洞。此洞隐于山腰,洞口藤蔓密布,若非细心观察,极难发现。他便在此安顿下来,解下随身所携干粮,打算以此为栖身之所。
从此,姚平仲过上了隐居生活。洞中幽静,山间野果充饥,清泉解渴。他常在洞外远眺,心中虽时有悔恨,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暂时躲过一劫。
而在京城,朝廷多次派遣使者寻找姚平仲的下落,甚至曾遍布通缉令,悬赏重金,但始终未有确切消息。姚平仲的父亲姚古心中悲痛,遍寻不着,终以为其战死沙场。为表父爱,姚古在京城外为姚平仲建立衣冠冢,哭祭一番,以慰亡灵。
自此,姚平仲隐迹山林,蜀中无人识其身份。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江湖中再无他的消息。
开封城内,寒意逼人,却不似风雪侵肌的冷,而是心头沉沉压着的寒。自从劫营计划失败,全城上下满是沮丧的情绪,街头巷尾低声议论不绝,人心动荡,时不时传出压抑的叹息。
那一夜,赵桓特意在城门后设了御座,意图亲眼见到金军俘虏被押解进城,俯首听命,宣扬他天子的威仪。宫中早早备下庆功宴,文武百官战战兢兢等待佳音。然而,等待许久,却等来的并非凯旋的喜讯,而是劫营失败、全军覆没的噩耗。开封城内霎时间人声鼎沸,百姓们奔走相告,满城皆是叹息哀鸣之声。
赵桓面如死灰,仿佛被狠狠抽了几记耳光般呆坐在御座上,连句责骂的话也说不出来。此时的他,像是看透了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抓不住,四肢冰冷,难掩心中恐惧。他原本幻想一场大捷,以挽回宋廷的颜面,逼退金军,但如今,这一切都化为泡影。
更让人心寒的是,都统制姚平仲所率领的西军精锐竟在金军重重围击下全军覆没。这批陕西兵是泾原、秦凤一带的悍勇之士,素来被视为国之屏障,百姓眼中的精锐之师,竟在这场不明不白的劫营中全部折戟,消息传开,更加重了全城的惊惶。
败军之声传到朝堂,群臣噤若寒蝉。就在百官之中,却传出一丝暗流:这场失败,竟有传言是朝中的主和派李邦彦、李棁,故意将劫营机密泄露给金军,使奸细邓珪将消息传入敌营,以逼迫主战派屈服。
朝堂之上,种师道进言道:「劫寨虽误,然兵家之道,贵在灵活。今夜再分兵出击,若能出其不意,亦有取胜之机。即便再败,不妨每夜扰敌,令其不安,不出十日,必能使其军心涣散,敌必遁去。」
然此时,宰相李邦彦与群臣多畏惧金军,不敢冒险用兵。李邦彦见种师道言辞激昂,深知此计若成,自己的权势将被削弱,遂与一干主和派官员联手,反对出兵。李邦彦说道:「如今敌势正盛,再战恐不利,不如暂求和议,保全汴京再作他图。」群臣纷纷附和,赵桓虽不甘,然在多方压力之下,终究难以决断,只得同意罢兵议和。
正此时,金使沈州汉军旗都统王汭奉完颜宗望之命前来质问夜袭之事。王汭在朝堂上怒气冲冲,责问宋廷为何背信弃义,擅自出兵扰乱和议。赵桓心中惶恐,急忙令宰相李邦彦与其周旋。李邦彦当即甩锅道:「夜袭金营之事,实非朝廷本意,乃李纲、姚平仲擅自决策。朝廷早已下令和谈,绝无背弃之心。」
为了平息金人的怒火,赵桓下旨罢免李纲,撤销亲征行营司的权力,将军政大权交予蔡懋。蔡懋素来与李邦彦交好,性情懦弱,屈于外势,正是李邦彦推举的合适人选。天子此举,意在谢罪于金人,保全眼前局势。
完颜宗望见宋廷罢黜李纲、姚平仲,心中甚慰,遂遣使继续议和。赵桓无奈之下,只得再度派遣曹晟出使金营,与金人重新谈判求和。次日,天子又命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知东上阁门事王球前往完颜宗望军中,商议割让河北三镇以换取金军退兵。
赵桓在福宁殿召见宇文虚中与王球时,面色凝重,说道:「三镇地系我大宋边防要地,割让实乃无奈之举。然今敌势强盛,若不速求和,恐都城危矣。卿等务必晓以利害,望金人怜我大宋存亡,早日撤兵。」宇文虚中与王球皆知此次议和艰难重重,然天子命不可违,唯有领命出发,直赴金营。
朝堂之上,种师道心中暗叹不已。他深知割地和议无异于饮鸩止渴,然在此时此地,他已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