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是胡不归,他哈哈大笑,使劲的用长枪敲着地面,“大人的脸皮是我生平仅见之厚,什么时候出征,我要加紧时间狠狠的操练那群小子了。”
姜元羲嘴角抽了抽,无奈的看了一眼胡不归。
姜伯庸也醒过神,抚掌大笑,“好好好,这个‘剿匪安民’的告示绝妙,这样一来,我们前头招募的乡勇就不怕有人追究,且有这个告示,我们还可以光明正大的对外招募更多的乡勇。”
姜伯庸兴奋的直哆嗦,打着为朝廷着想的旗号,光明正大的发展他们自己的势力,且因着南地有白眉军在牵扯着朝廷,丹阳县又在边疆之地,山高皇帝远,陈晋想管都管不了。
一旦等他们势力彻底发展起来,姜伯庸嘴角勾了勾,透着一股残忍的狠辣,谁还记得皇帝是谁呢?
先前姜元羲招募乡勇其实是要遭朝廷责难的,原先姜郑崔三家没到来,消息还没往外传,但现在人多口杂,就姜伯庸所知,他们招募乡勇的消息祁东县那边已经知道了,假以时日肯定会传到朝廷耳中,到时候就不知陈晋是个什么样的反应,不过现在他们可是为了给圣上分忧解难,有大义在,也就能堵住一些人的口。
“五娘,告示我已经草拟好了,你看看。”崔玉书奋笔疾书,在姜伯庸几人说话的时候已经把告示写好,递给姜元羲看。
姜元羲一目十行的看下来,告示开头是情真意切的回忆姜元羲在临去丹阳县之前,在御书房中得到陈雄的叮嘱,上面诉说着姜元羲自己带着陈雄的厚望来到丹阳县,如今朝廷有难,做臣下的不能眼睁睁看着逆贼壮大,所以身先士卒的为朝廷分忧解难。
就这样称颂要报答先帝的厚恩都写了大半页,后头的主要目的笔锋一转,只用了寥寥几句就表达完,姜元羲看了,露出满意的笑容。
“崔四哥,就按照这样发吧。”
曲成文难得活跃,搓着手,“大人,既然可以光明正大的组建军队,这回招募的人是不是可以先紧着我们了?”
前头招募的那些乡勇,经过一层又一层的选拔,先尽着姜元羲挑选,那些丹阳县出身的乡勇几乎都尽了姜元羲手中,剩下从灾民里头脱颖而出的也是身强体壮的青壮年,等姜元羲挑选好了五千人,就轮到胡不归挑,曲成文眼馋很久了。
曲成文怕的是姜郑崔三家来了,他们会先把人给抢去。
“好,这次的招募就让曲教头和冯教头统领吧。”姜元羲明白曲成文的意思,一口就答应了。
这下换成曲成文和冯浦泽兴奋了。
很快,这则告示在露下贴了出来,得到消息的姜太傅彼时正在跟郑老太爷喝茶,他笑着喟叹一声,“五娘要造风云了。”
第352章 姜五娘疯了吗?
有姜伯庸的情报网在,几乎整个北地在最短的时间内都知道了这份“剿匪安民”的告示,百姓们只担心莫非南地的白眉军已经厉害到这种程度,连他们北地都要自顾不暇了吗?
随着这份告示的宣扬,荆门军大败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北地,原本还不会传得这么快的,谁让姜伯庸在里头加了一把火呢。
他添火还不够,还泼了油,于是传到北地百姓们耳中的白眉军,就成了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欺压百姓的恶匪了。
现如今整个北地的百姓们都知道,千万不能让白眉军踏进北地,因为白眉军的人一旦从家门口经过,家里头的粮食、银钱、甚至锅碗瓢盆都会被抢走,谁家若是还有媳妇儿和闺女的,那更是不能幸免,若是你阻止,还会被白眉军一刀砍了,连家里的老人小孩都不放过,屋子还会一把火烧了掩盖恶迹。
这些事传得有板有眼,活像百姓们亲眼看到过一样,传得多了,传得久了,北地的百姓们就信了个十足,对白眉军既恐惧又厌恶。
不知何时,又有一则流言在市井中传遍,说是白眉军与朝廷的王师打仗,损失了很多人,准备到北地来抓百姓们去充军,回头继续跟王师死扛。
百姓们害怕极了,对姜元羲首先出示“剿匪安民”的告示表示很欢喜和认同,又听说丹阳县的青壮年纷纷响应姜元羲的告示,进入军营以己身保家卫国,于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们都在议论自家的大人什么时候也能出这样的告示,更有古道热肠的游侠早就放出话,国有难,匹夫有责,若大人招募乡勇组建军队,他们一定第一个响应。
然而北地的官员都懵了。
他们又不是那些被一些夸大其词的流言就骗到了的百姓,地方私自组建军队是个什么罪他们会不知道?
丹阳县县令到底想做什么?
不,应该是,姜家到底想做什么?
北地的官员们其实也收到了消息,天水姜氏、清河崔氏、安定郑氏,举族搬迁到了丹阳县。
这三家族一路上不知顺手收留了多少灾民,这些北地的官员一开始还感激来着,姜家把灾民带走,他们地方上不知少了多少麻烦,担子也轻了很多,当其时他们还觉得姜家傻来着。
现在他们不觉得姜家傻了,他们觉得姜家胆大包天!
难道是姜太傅因着先帝对他的羞辱,才会有了这等祸心?
这些北地的官员直觉就认为这举动是姜太傅授意的,万没想到他们误会了人,姜太傅在这里头还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北地的官员不敢学着姜元羲那样组建军队,有心思灵活的,立即就写了奏折递给都城那头,也有人不动声色的冷眼旁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