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阿婆看着一家人到齐了,组织了下语言,这才开口:
“你们中,最符合那位小姐要求的只有四狗、五狗、四丫和五丫四人,大狗、二狗和二丫,年纪相对来说偏大了一些,也不知那位小姐收不收。。。。。。既然人家看我们可怜,想给我们一个挣钱糊口的机会,那我们就要牢牢抓住,并把这件事情做到挑不出毛病儿来。。。。。。这才是对那小姐最好的回报。”
说到这里,孙阿婆又仔细想了想,然后对着孙大狗道:
“你去你李婶子、张婶子和刘婶子家里一趟,就说我找她们有些事情要商议。”
李婶子家就是之前给孙阿婆送了一碗稀粥的人家,张婶子和刘婶子则是这条窄巷子里面家里壮劳力最多的人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两家在这贱民区内可谓是没有什么不长眼的人敢去招惹的。
考虑到这一点,孙阿婆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
不一会儿的功夫,孙大狗就领着三个婶子进了他们家的院子。
孙阿婆也没有说一些场面话,而是直接进入主题,她与这三家仔仔细细说了五丫今日碰到的好事。
这三人一听,这么好的活计,孙阿婆竟然能舍得分给她们三家一家三个名额,自是喜不自禁。
要知道,她们男人一天在码头上扛大包也不过就只有八个铜板份,没想到孙五丫遇到的这个东家,竟然开口就是一人二十个铜板的高价。
虽说给的多要求得就多,但是她们认为自家孩子什么苦没有吃过啊,所以对于这位大方的东家的活计,定然可以完成的很好。
。。。。。。
诸葛云疏原本还在检查张皓找来的这些适合六到十几岁左右的孩子穿得旧衣裳时,然后就被告知大门外有一群年纪不大的孩子找她。
诸葛云疏见此,心情很是愉悦。
她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的办事效率这么高。
等张姝兰带来的丫鬟把人领到古韵香坊的里间时,诸葛云疏就见这十五人收拾得很是齐整,虽说衣服上还是有着些许补丁,但是一看就是尽自己可能所找到的最好最干净的衣物了。
诸葛云疏先是让这十五人做了个简单的古代版自我介绍,倒也都是些口齿伶俐的,更甚者,这其中还有不少人识字懂和算学的。
于是,大手一挥,把这十五人都给留了下来。
诸葛云初和王怡见此,很是自觉地走了过来坐在书案旁,然后拿起桌上的毛笔准备开始记录工作。
等这些都做好后,又拿着记上名字的小册子,从上往下依次点名,并且根据名字的先后顺序,一个个排着队上前领取他们明日要穿得衣物。
听孙五丫说,这些可都是不用归还的,想到这里,这群少年人脸上的笑意就没有下来过。
诸葛云疏看着这些虽然面黄肌瘦,但是依旧朝气的面庞,不知为何,一下子感慨颇深,但是很快她就收敛好了脸上的神色,开始对这群小少年们进行最后的培训上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