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李家堡,你爹几个饭团把老子买来,就是给你陪葬的。”
“咋的?给小爷陪葬辱没你了?这些年,短你吃了还是短你住了。”
“狗日的,媳妇呢?欠咱多少个了。先说好,不比小绿姐好看的不要!”
徐州郡。
东口县,东口渡。
暮色沉沉,江水涛涛,古老的渡口偶尔有摇船靠近,
待看见了一堆乱兵后,船家们惊慌失措,大声呼喊,逃命而去。
那小船劈波斩浪,荡开芦苇,比来时的速度快多了。
大河边,一个长满野草的高坡,大孝子跟童虎、侯莫陈崇并排而躺。
他们仰望天空,提前适应一下当尸体的感觉,到时候熟悉。
身后高坡下,二千六百余十七营的武川子弟,在做最后的战前事务。
他们将能用的长草扎起来,弄成营帐,勉强算个狗窝吧。
他们利用树木,利用渡口的十几间房屋,尽可能的休息好。
这种野外露宿能力,十七营冠绝北疆,他们自罗浮山出师来,打仗就没几天住过正儿八经的营房。
不是在偷袭,就是在偷袭的路上。
高坡之上,大孝子将头盔摘下,随意的丢在一旁。
三人躺着,过去侯莫陈崇最高大,鼻涕虫最矮小。
现在反了,童虎的体型在向铁牛狂奔,李信也快追上侯莫陈崇了。
夕阳如火,大河之上,波光粼粼。
苍穹被厚重的乌云遮蔽,仿佛连上天都不忍目睹即将到来的惨烈,
云朵遮蔽了一半的天空,也许老天都在怜悯十七营的悲壮吧。
“猴子,风向不对,明天可能下雨哦。”
“是啊,少将军,下雨有没有机会?战马在泥地里跑不起来。”
赵小乙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此地,找了个位置席地而坐,
侯莫陈崇不识趣的扒拉大孝子,被后者小眼睛一凝,嫌弃的甩开。
高坡向江,四个武川镇的少年子弟,散乱在河畔,
他们吹着江风,遥望大江,体味人生最后一天的五味杂陈。
侯莫陈崇的问题,一脸嚣张的大脑袋周言并没有回答。
很显然,不可能!东口渡就是绝地。
毒士了然的水平太高了,几乎跟他那草包父亲有的一拼,
这次跟徐州军的纠缠,李信第一次感觉到无计可施。
这种战场能力,已经颠覆了李信在讲武堂,以及在《武穆遗书》前篇所学到的东西。
徐州郡城到张县,长达千里的战场,李孝恭斥候任务完成的很出色,十七营一直隐藏在迷雾中。
李信怎么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徐州军师就能判断出他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