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唐朝人玩的游戏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那时候的表演者不系安全绳,手中也没有帮助平衡身体的长木竿,这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竿木——也叫“上竿”、“缘竿伎”、“猕猴幢伎”、“撞透童儿”等。表演者身轻如燕,擅于攀援,爬到一根竖立的高竿之上,用手或用脚将自己挂在竿头,身体外展,上下翩翩,做出各种惊险骇人的动作。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走索冲狭呈百戏(3)

张楚金有一首《撞透童儿赋》,描述这种技艺:

……此儿于是跂双足,戟两臂,踊身而直上,若有其翅,尽竿而平立,若余其地。人以为难,我以为易;人以为恐,我以为戏。

《杜阳杂编》中有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描述,讲的是唐敬宗过生日时,在殿前表演百戏,其中就有缘竿伎,表演者是五个小女孩,她们只有###岁,来自幽州,都是伎女石火胡的养女。

殿前的一根木杆高达百尺,高杆上张列着五条弓弦,每条弓弦上各站着一个石火胡的养女,身穿五色衣,手持长戟,舞《破阵乐》曲,“俯仰来去,赴节如飞。是时观者目眩心怯”。

另一个节目更惊险刺激,石火胡摆出一些朱画的小床子,也就是小板凳,最大的只有一尺见方,将它们一个一个叠加起来,一共叠起十层。石火胡站在板凳的最上面,再让几个养女依次攀上她的肩头,每人手中握着五彩小旗,一个人踩着另一个人的肩膀,依次叠加到一起,然后手足齐举,歌唱呼叫,动作十分惊险。

敬宗看过之后非常高兴,重重犒赏她们。不过,敬宗死后继位的唐文宗却不喜欢这个节目,嫌它太惊险伤神,不许这个节目再在宫廷中表演。

弄枪伎——由两个人共同表演。一个人赤身,手中、头上带着几个圆环;另一个人站在十几步之外,把手中的长枪抛掷过来,从那些圆圈之中穿过去。很像现代杂伎中的飞刀,而投掷出来的长枪似乎更难控制。

猿骑戏——是一种马术表演。骑手扮成猕猴之状,在飞驰的马背上做各种表演,一会儿伏在马头上,一会儿悬在马腹之下,一会儿又跑到马尾处,也是现代马戏中常见的一种。

宋杂旋伎——表演者手持细竿,竿顶挑着杂器,表演者始终让杂器在竿头旋转而不落地。

擎戴伎——两个表演者,手与手相对,一人在下面伸直手臂,把同伴高高托在空中,向前行走,然后颠倒过来,同伴落到地上,再将他托到空中,如此往复。需要二人都有超人的臂力。

踏球戏——道具是一只直径一尺多的木球,表演者站在球上,滚动脚下的木球前行,玩的是一种平衡的功夫。

与之类似的还有一种“蹑球”。《封氏闻见记》中描述:

彩画木球高一二尺,伎女登蹋,球转而行,萦回去来,无不如意。

戴竿伎——将一根长竿竖立在肩头,竿梢上有小儿表演各式惊险的动作。实际上是“竿木”和“缘竿伎”的变种,原本竖立在地上的长竿移到人的肩头,自然更惊险更刺激。

玄宗在勤政楼上看百戏,内教坊中一个擅长戴竿的王大娘出场,身上顶的竿有百尺高,竿顶用木头搭成山状,模仿神仙境界,木山上面有一个小儿转侧盘旋,亦歌亦舞。

崔令钦的《教坊记序》中还有一段戴竿的有趣记载:当时各位藩王府中都有自己的优伎,玄宗皇上为了让宫中百戏的表演更精彩,就让自己的哥哥宁王李宪出头,统领藩邸伎乐,以宫中的太常乐为竞争对手,两相较量。

有一次,两下里各出一个戴竿伎,在皇上面前比赛谁的更高更刺激。太常乐的艺人们为自己的戴竿伎奏乐鼓噪,张牙舞爪,惹得玄宗很不高兴,暗中命令几十个内卫带着铁马鞭、骨,混到人群里去,悄悄站在那些太常乐的艺人身后。

等艺人们再一次胡喊乱叫时,内卫们立刻抽出家伙来,对着他们就是一通猛打。太常乐一方的阵脚顿时大乱,连他们的长竿也拦腰折断,玄宗看得“哈哈”大笑。

在此之后,玄宗将俳优杂伎从太常乐中剥离,另设左右教坊掌管。

《独异志》中也记有一个戴竿的女人,也叫王大娘,不过这位王大娘却是唐德宗时代的,和玄宗朝的那个王大娘差了几十年,可能不是同一个人。

这位王大娘的绝活是能“首戴十八人而行”,力量与技巧十分了得,在高竿上面托起十八个人和托起一座木山,不知哪一个更费力气。

走索冲狭呈百戏(4)

还有一个戴竿的故事发生在蜀中。那时候,章仇兼琼任剑南节度使,当地的佛寺里经常有大会,在大会的那一天,寺院中都会有百戏表演。

有一次优伎们正在表演戴竿,一个十岁的男童在竿顶表演时,突然飞来一只罕见的大鸟,抓住竿顶的小儿疾飞而去,转眼间便无影无踪,寺中的观众吓得四散奔逃。

过了好几天,人们才在一座高塔的顶上找到小儿,小儿已经吓得有些呆傻,只说是一个夜叉模样的怪物把他掠到这里,每天给他食吃,却是来去匆匆。

舞轮伎——即手中抛接车轮、石臼、大缸等沉重的大物。

藏挟伎——属于幻术。让某物在转瞬之间消失或者重现,观者却无从知道机巧何在,类似于现代的魔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