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文明古国,但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都很落后;我国还有8亿农业人口,随着时代的发展,亟须造就一代新时期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村已有六十多万个建制村,拥有村民自治的法律地位,政府应该充分倾听尊重他们的声音和诉求,他们也应和城市居民一样共同享有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我们来自民营企业的38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其中有的企业家投身农业已有20年之久,深知农业是母亲产业、生命产业、民生产业、光彩产业。我们大都成长于农村,依靠于农村,发展于农村,现在更应该回报农村。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们特向全国的民营企业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议从事农业类的民营企业,首先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实行一个企业帮助一个村,或者一个企业带动若干村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产品创新,让农民掌握更多技术,开拓更大的市场,增加更多收益,实现整村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倡议有条件有能力的非农业类民营企业,在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也应树立反哺农业、支持乡村发展的思想理念。把农村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到农村去创业,在农村求发展,努力开拓农村市场。把自身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带动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
三、倡议全国的民营企业家,积极为新农村建设献爱心、做贡献,开展多种形式的“一帮一、手牵手”活动。帮助农民学习新技术,开拓新产品,开展教育培训,进行融资担保;或者定点招收帮扶村的农民到企业务工,帮助农民扩大就业,带出一批创业骨干;或者在道路、房舍、农田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直接的扶助和支持。。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到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去投资、去发展;到农村美丽的田野上,去创业,去奉献。把中国光彩事业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向一个新高潮。积极参与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使农民能够分享价值,价值留在农村,充分体现农业作为母亲产业的价值意义,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美好目标!
我们相信,有党中央新农村建设战略方针的正确指引,有国家新农村政策措施的积极支持,有各级人大、政协、统战部和工商联的指导帮助,我们民营企业家一定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应有姿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倡议人:
宫学斌、陈泽民、刘嘉坤、黄培劲、金兰英、金连武、陈丹、刘华国、温鹏程、祝义才、南存辉、刘永好、韩伟、徐冠巨、韩真发、郭占春、王祥林、王茂祥、刘志强、张文中、郑跃文、张芝庭、李安民、尹明善、梁志敏、童石军、王征宇、许连捷、吴一坚、刘迎霞、刘新才、柴宝成、王翔、王玉锁、许荣茂、吴惠天、才旺扎西、卢志强
2006年3月13日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无边的“希望城”——中国经济导向:市场经济
无边的“希望城”
中国经济导向——市场经济
“希望城”放到今天林林总总的工业圈地时代,在全国只能算“小不点”,而把它放到“市场经济建立”的大背景上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辐射影响是“无边无际”的。
中国人受“左”的影响太深太久,“纯而又纯”是包括我们这个年龄段以上的几乎所有人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农村改革走了多“远”,大家讳莫如深,很少有人去梳理它的本质意义。
我的理解是,农民承包关系“三十年不变”,其经营权与“所有权”就一两代人来说几乎没有区别。在农民看来,那块承包地就是我的。正如今天个别开发商发现仅有使用权的“小产权”与享有所有权的“大产权”就一两代人来看无实质差别一样,使用者满意了,开发商赚钱了,皆大欢喜。
城市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老实说“折腾了不少”。如今你冒一个市场经济的东西,先前的理论家,甚至非常伟大的理论家,又一再证明市场经济的前提是“私有制”。
在那个“谈私色变”、“谈资色变”的时代,搞“希望城私营经济开发区”,胆子够大。有人说,你不反对可以,你悄悄搞也没什么问题,你还去“开发”,有没有问题就不好说了。
但是,如果政府及一些高层领导明确支持,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就是“经济导向”,“希望城”实质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导向的风向标。
###题写: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
特别欣喜的是1993年7月2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同志欣然亲笔为“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题写城名,并指示一定要高起点建设希望城,要为上海私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树立一个榜样。
“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是上海最大的私营经济开发区,占地2000亩,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十年间,上海希望经济城累计吸纳各类企业5000多户,实现产值(营业额)400多亿元,上缴国家税收突破亿元。
就是这样一个在上海也算了不起的“希望城”却来源于希望集团主动担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旗手的示范效应。
上海方面公开宣传:上海希望城的建立得益于全国最大的私营企业希望集团,得益于四川新津希望城的影响。
1992年11月底,希望集团投资1000万元,在上海嘉定马陆镇建立了当时上海最大的私营企业——上海希望饲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仅用100天即建成投产,四个月即打开市场,成为华东地区唯一能够与正大饲料抗衡的本土饲料,很快,希望集团又在浦东建立了第二家希望饲料公司。两家公司均以适应市场的灵活机制、科技实力和品牌效力赢得了市场,如一枚重磅炸弹打破了外资产品独占高档饲料市场的局面。
希望公司的出现和影响,有力的带动了当地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该地区经济结构和多种经济并存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市有关方面迅速作出反映,参照四川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让希望集团带头的做法,在上海建立私营经济开发区,以带动整个上海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刘永好也因此成为上海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为此,我采写了《刘永好名噪“上海滩”》的专稿,刘总裁被上海新闻记者追捧,特别是被上海电视台名牌栏目专访,成为上海滩首次超过娱乐明星的企业明星。作为市场经济及希望事业的追随者,我感到无比的高兴。
1990年代,市场经济作为解决中国经济,甚至政治问题的有效手段,获得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而当时已经适应市场的私营企业力量单薄,私企业主还不敢大胆的干,放手的干,许多政府官员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巨大意义,还没有意识到搞市场经济必须要有领头羊,要有旗帜,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看到私营企业那一套就是效果好。因此,刘永好及希望集团就很自然成了当时的企业明星,成了当时中国私营经济的一面旗帜。
作为希望集团的重要参谋人员,我较早的把握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脉搏,谋略在先,宣传紧跟,有计划的理性的将希望集团发展与国家改革总的要求联系思考。
为此,我将希望集团的这些做法整理成一个方案《共求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引导经济改革和企业扩张的方向性、标准型文件。
该策划文稿先后印发数次数万份,供拓展部开发新项目、市场部拓展新市场和企业对外宣传之用。
《中华第三产业报》等许多报纸还将该策划文稿作为记者采写的新闻稿几乎全文刊登。
田纪云告诫“希望”:放手干,放胆干,好好干!
对于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希望集团这样的领头羊,中央及各地政府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除刘永好等老大级的领导常有机会接受最高领导层的接见、指导外,直接到希望集团总部视察指导的副总理一级的领导人就好几位。
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私营企业发展多少有些顾虑,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田纪云在视察希望集团时就给私营企业打气。
他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至少有这样几点好处:第一,发展了经济,繁荣了市场;第二、扩大了就业;第三、增加了税收;第四、培养了人才。鼓励这样的企业发展有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