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笑起来,打断他说:“那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没待谢津生开口,老妇人忙抢过话题,唉声叹气地说:“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得胜街的蔡家啰,真正的蔡家大院早没了,听老辈人说,原来的蔡家大院气派的很,朱漆的大门,门口两尊镇宅神兽,门廊下有四根石柱,柱头上都雕着麒麟、飞龙,大院里面有三组院子,有百十来间房屋,庭院、走廊、天井都是用花岗石石板铺的,厅堂是方块砖地,那气派,那排场,方圆几百里地也找不出第二家。”
“这些房子现在还在吗?”
老人摇摇头,长叹一声,说:“可惜这么大的家业,都被蔡家的后人给败光了,蔡家的子孙是一代不如一代呀,他们把家底吃完了,就打房子的主意,想从老房子里掏点值钱的东西出来,房子被他们拆了修,修了拆,折腾了好几回,最后把门窗都拆下来卖了,现在哪还有房子。”
“您老对蔡家的历史很了解啊,冒昧地问一下,您是蔡家的什么人?”谢津生饶有兴致地问。
老人说:“我跟蔡家是老街坊,小的时候,常听老人讲老蔡家的事,现在年轻一点的,谁还知道蔡家,只有像我们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初始瑞华(3)
谢津生想看看瑞华的反应,她似乎并没有听他们对话,而是颇享受地与孩子玩乐,她眯着眼,用唇在孩子的小胸脯上轻轻地来回摩挲,孩子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他心里的某个地方好象被温柔地撞击了一下。
老人自言自语道:“富不过三代哟。”
“蔡家现在在得胜街上还有没有什么房产?”
“早没了,就剩这一间偏屋了,这里原来是蔡家马倌住的地方,主人住的房子早没了,连佣人住的房子都卖掉了。”
瑞华笑着说:“刘奶奶,我们蔡家这档子事都被您老念成经了。”
刘奶奶笑着说:“有人念叨是好事呀,我倒想,没人念啊。”
瑞华打趣道:“让记者给您老的房子多拍几张照片,在报上登出来,没准您还能相个老伴呢。”
刘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你又笑我,我可再不会做那种傻事。”两人又咯咯地笑作一团,刘奶奶见谢津生举着相机,连连摆手道,“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瑞华笑着转向谢津生说:“你说的那个蔡家早就是历史了,现在的蔡家跟其他的人家没有什么两样,哪有什么历史遗存,就剩下了这间破房子,你都看到了。”
刘奶奶感叹道:“蔡家足足富了有五六代人,也不容易啦,你家昌胜该是十几代了吧?”
瑞华摇头:“不清楚,现在蔡家连修家谱的人都没了,昌胜不管,昌明更不管,好像蔡家的事跟他们不相干,我想管,昌胜嫌我多管闲事,不让管拉倒,我还懒得操那份心呢。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你说做这件事多有意义呀,让后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辉煌过,蔡家曾经也给长明带来过荣耀,这毕竟是一段光荣的历史呀,您说是不是?现在倒好,在昌胜这里断了,家谱都不知扔哪里了,以后连小俊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干嘛的。”
刘奶奶不屑地说:“昌胜哪有这么些想法,不是我当你的面说他,他自己就那点出息,家谱上写什么呀?”
瑞华默然地点头。
经瑞华的允许,谢津生从天井处拍了一些老房子的外观照片:一栋单层的木板房,陈旧的已辨不清颜色的木质板墙,既没有雕花的门窗,也没有镂空的栏杆,顶上有一扇四开的格子窗,窗户用报纸糊住,窗棂腐朽已岌岌可危,昔日的华丽与荣耀已在岁月的更迭中褪去,而今铅华已尽,辉煌不再,如迟暮之人,垂垂老已。
谢津生问:“我可以进屋拍几张吗?”
瑞华笑笑,说:“如果你想拍就进去拍吧,不过别失望哦。”
“谢谢。”
“跟我来吧。”瑞华把孩子交给老人,起身进屋,谢津生跟在她的身后,跨过门槛,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如同一只脚掉进了洞穴,他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瑞华忙扶住他,“当心点。”
他抓住了她的手,心里猛地一阵颤抖,她的手好细腻,软绵绵的*,仿佛没有筋骨一般,他感觉自己手 心里握的不是手而是棉花,他真希望一直这么握住,不撒手。
瑞华似乎感觉到了他手的力度,抽回了自己的手,他的脸“腾”地一下燃烧起来,幸好黑暗做了掩护。
她说:“老屋都这样,外面青天白日,里面像个地窖,白天也要点灯,你把眼睛闭一会儿就好了。”说着,随即拉亮了吊在头顶上的一盏灯,灯光很暗,屋内仍然一片昏暗,谢津生闭了会儿眼睛,才渐渐适应了屋内的光线。
这是一间十来平米的房间,靠墙一张旧式的双人床,旁边立着一个黑色漆面的双门立柜,顶上放着一个大木箱,紧挨着是一个五屉柜,柜上放着一台12英寸电视机,一张折叠式餐桌靠墙立着,外面叠放着几个高脚木凳。门只开了一半,被后面一张架在三张条凳上的木板床挡住了,木板床抵着楼梯的一条腿,楼梯向上通到阁楼,楼梯下面不知什么黑黢黢的一堆,墙角是一个洗脸架和两个瓷盆,一条毛巾随意地搭在洗脸架的横杆上。房子的另一边开了一个门,那是另外搭建的一个小棚屋,是他们的厨房。
他从肩上取下相机,调整焦距、光圈、速度,从不同的角度拍照,然后问:“你们也在这里住吗?”
她说:“不是,我们自己有房子,偶尔会在这里住一下。”
他朝上看了看,问:“阁楼上住人吗?我可不可以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