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老弱妇孺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厨房做饭,浆洗缝补衣物。
山上也就没有闲着的人。
看着那些长势很好的菜苗,云昭不由得想那些百姓还愿意回去吗。
说实话,这山上住着也不错。
正想着,云昭面前递来了一根青瓜。
“尝尝,脆甜的。”
云昭接过咬了一口,的确又脆又甜。
吃过午饭那名单才被送过来,出乎意料,那些山下的百姓都想回去。
云昭还是低估了他们对家的执着。
看完名单,这山上不仅有丰县百姓,还有别的地方来的人。
逃难来的,云昭管不了别的地方,这几户人家就想恳求她让他们去到丰县定居。
陶然也扫了一眼名单,看到特别标注的那几个外乡人,他似想到了什么缓缓开口。
“我记得这户人家,当时逃难昏倒在山下,都要死不活的,兄弟们看着可怜就拉到安全的地方给了口水和吃的,知道兄弟们是山贼也不怕,还非要上山。”
这几个外乡人都是过不下去不得不逃命,全是受到欺压的可怜人。
“既如此,便一并安置在丰县吧。”
云昭做了决定,她现在是丰县县令,安置几户人家都没有权利,那还当什么县令。
这名单上有二十来户人家,除掉这些人数,义顶寨剩下的人都是跟着陶然的。
也就是说陶然领着几十个弟兄来到这山上建立了义顶寨,陆陆续续接纳了近一百多名走投无路的百姓。
愣是靠着这几十个主力,就让来往的商队忌惮,把义顶寨发展得这么好,真是厉害啊!
云昭没有过问陶然的来历,她只负责安置那二十来户百姓,至于剩下跟着陶然的弟兄,他们是继续留下还是要离开都不用她干涉。
不过云昭却想起了陶然说过不当山贼,他那些弟兄该怎么生活。
这事她也曾答应过想办法。
陶然该不会真的带上这几十个弟兄赖上她吧?
云昭心里一跳,不管陶然有没有想起这事,她还是要做个准备。
免得陶然说她说话不算数。
拿到名单后,云昭在那些百姓期待的眼神中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