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丛书组织社会各界精英撰写,应该说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可以说,如今人们对于刘文典后期生平的评价,多采纳这一看法。但是,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先看刘文典的思想状况。在〃经受生活变故的折磨〃后,刘文典千里颠簸,到了西南联大。这时候,可能是有一些厌倦了战乱与波折的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学术抱负,在云南稍稍安定以后,就开始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内心酝酿已久的学术研究计划。〃始则整理旧稿,就《庄子》一书与日本之武内义雄、狩野直喜交战,幸胜过之;继则在《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与前人竞争,尝以战绩示寅恪先生,极承嘉许,为拙作制序,以为可匡当世之学风。近来拟治《佛国记》,惜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所刊善本无法购求,乃未动手,计算四年的成绩不过此区区耳。〃7 这分明是一份雄心勃勃、豪气干云的学术研究蓝图,甚至依然保持着要与国内外学人一较高下的豪情,很难让人相信,这样的刘文典的思想是消沉的。
第45节:千里走联大(11)
再看刘文典的生活状况。文中观点认为,西南联大时期的刘文典〃除了教学之外,整天躲在小屋里,读读诗词以消磨时日,甚至吸阿芙蓉以求精神上的麻醉〃。可是,在《吴宓日记》里,西南联大时期的刘文典却完全是另外一番生活状态,即便不能用〃社会活动家〃来形容,但他却堪称昆明学术界的〃明星〃,经常出现在文林街头的演讲台上。比如,1940年5月16日,〃晚7…9(时),在文林堂陪刘文典讲《日本侵略中国之思想的背景》,听众极多〃。1942年3月16日,〃晚,偕水及雪梅在师院7…9(时)听典露天演讲《红楼梦》〃。1942年3月24日,〃恒丰晚饭,访虞唐。7…9(时)偕听典讲李义山诗〃。
文林街只是昆明的一条很普通的小路,东西向,东边是云南大学,西边通往西南联大校园,街上比较繁盛的是小面馆和甜食店,因而也成为联大教授经常出入的地方。〃文林街最不寻常是文林教堂,教堂牧师是一位名叫吉尔伯·贝克的英国人,这个英国人倒也风雅,联大迁来未久,他便结识了许多教授。文林堂常举行讲演会,有时还有唱片音乐会。在文林堂讲演的有历史教授雷海宗先生,最轰动的是刘叔雅先生和吴雨僧先生讲《红楼梦》。刘先生对于《红楼梦》元春省亲题匾蓼汀花溆的独特见解也是首次在此讲出〃8 。1940年到1942年之间,西南联大曾经兴起过一阵〃《红楼梦》热〃,教授们纷纷〃揭秘《红楼梦》〃,但大家最后公认是刘文典和吴宓讲演得最好、最轰动。云南女青年会曾专门〃敦请著名《红楼梦》专家刘文典教授,演讲《红楼梦》〃,《云南日报》为此还刊登了预告消息,欢迎各界自由参加。从此,刘文典成为许多〃文学青年〃崇拜的偶像,吴宓就曾多次作为中间人,安排刘文典的崇拜者与他见面,其中包括自己的亲密女友卢雪梅。
当然,无须避讳的是,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刘文典确实有喜欢吸食鸦片的嗜好,这当然是一种陋习。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刘文典染上鸦片事出有因,而〃旧昆明出于历史原因多阿芙蓉癖的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下,吸食鸦片似乎并不特别奇怪。正如西南联大毕业生黄清回忆,当时喜好吸食鸦片的大学教授并非只有刘文典一人。
最后说说刘文典的现实关怀意识。批评的意见认为,刘文典〃脱离群众,脱离现实,这样的精神状况,和当时的时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当时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呢?国难当头,抗日自然压倒一切。刘文典到了云南以后,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老本行……古籍校勘上。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钻进了故纸堆中,对于外面的世界肯定是一问三不知的。
恰恰相反,刘文典并不是一个只知道钻研学问的〃老学究〃,更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书呆子〃。他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关注着民族的未来。作为〃百无一用〃的书生,他不可能纵马驰骋、点兵沙场,但他同样可以利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去宣传抗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日本。他甚至还利用自身的学识与智慧,为二战盟国出起了主意。
1943年2月23日,《云南日报》上刊出刘文典的长篇文章《美日太平洋大战和小说》,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当时的国际战争局势,眼光独特。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在不到半年内,日本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获胜,取得海上主动权。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刘文典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的两部战争小说,〃警告美国人〃要提防日本人的真实用心,〃日本在赌赛国力的长途竞走上不是美国的敌手〃,因此只要〃准备未完成的美国舰队不肯送到日本近海受它击溃,等扩张齐备之日以压倒的优势打来〃,再加上中国等军事力量的配合,〃将来直捣三岛的当然少不得我们的联军〃。果不其然,1943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1944年春夏之间,美国先后夺取了由日本委任统治的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三群岛。1945年8月15日,穷途末路的日本被迫宣布投降,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最后胜利。刘文典对于现实世界的独到分析,得到了太平洋最后战局的印证。
第46节:千里走联大(12)
综上所述,应该说,〃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才是西南联大时期的刘文典最为传神的写照之一。当然,如果说他有什么不够进步的话,那就是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完全出于一个读书人的自觉,而未能有意识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身抗日救亡的行列〃。
战后如何对待日本
对于日本这个国度,刘文典所表现出的理解深度与关注视角,即便是在今天的中国,亦堪称理性独到,相当成熟。可以说,刘文典所秉持的始终是一种国际视野的日本观,而非单纯的中国视野的日本观。
刘文典一生曾三赴日本:一次是1908年年底青年留学,一次是1913年政治逃亡,一次是1936年学术访问。可以说,是日本给予了他直接接触东西方现代文明的机会,让他完成了早年的思想训练与启蒙。但正因为对这个国家有着深度的接触与了解,刘文典更感觉到〃日本这个国家和世界的其他各国迥然不同〃,军阀〃就是日本的国策〃9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刘文典始终坚持要正确认识日本、认识日本人、认识日本文化。
1933年,刘文典不顾〃某些位爱国志士〃骂他〃不应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兀自埋头赶译出了日本陆军大臣荒木贞夫的《告全日本国民书》,便是希望能够警醒国人,〃知道日本统治者的意见、政策和野心〃。任教西南联大期间,他曾到文林堂演讲《日本侵略中国之思想的背景》,凭借自身对于日本的多年关注与研究,向世人揭穿日本侵略者一贯的军国主义立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中国兵法中的千古良训。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身在北平,还是偏安西南,刘文典除了尽心尽责上课、讲学、研究外,还专门抽出一定的时间做关于日本的演讲或写相关的文章。
1942年11月8日、9日,刘文典连续两天在《中央日报》(昆明版)上发表〃星期专论〃,题目很干脆:《天地间最可怕的东西……不知道》。文章开门见山,头几句写道:
天地间最可怕的东西是什么?是飞机大炮么?不是,不是。是山崩地震么?是大瘟疫、大天灾么?也都不是。我认为天地间最可怕的,就是一个〃不知道〃。因为任何可怕的东西,只要〃知道〃了就毫不可怕。
刘文典认为,美国之所以被珍珠港一役打得晕头转向,主要是对日本人的〃天性慓悍〃缺乏了解,〃如果有战争,它必然是要先下手袭击的〃。但他紧接着风趣地且带有讽刺意味地写道:〃英美固然大吃不知道的亏,日本所吃的大亏也正是因为这位不知道。〃
一直以来,日本设在中国各省各县的特务机关无孔不入,将中国社会的许多弱点都调查得一清二楚,认定中国是绝对无抵抗力的,所以才敢于发动〃卢沟桥事变〃。但它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各方面现在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