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带杀机,朱元璋训诫功臣明纲纪
官制一设立,行中书省及以下的府州县都要合格的官员,可是一时哪来这么多贤才?
李善长无计可施,便禀奏朱元璋,请示办法。
朱元璋看着跪在殿下、愁眉苦脸的李善长,不禁生出几分鄙薄之心。他说:
朱元璋自称吴王后大宴功臣,借两个将领大声划拳之事发难,一一指责诸将过失,威逼他们小心就范。图载万历刻本《皇明开运英武传》。
“治国以任命贤才为第一要务。古代圣帝明王建邦设都,必网罗八方贤才,方成至治。尔为首相,自当念兹在兹,谁知尔竟束手无策。今吾领地日广,人口众多,岂无才智卓异之士?他们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只要居上位的人去开导引荐,则人才必脱颖而出。尔快下令参军及都督府,将各地能上书陈述治国之道的人才举荐奏闻。对那些虽不能写文章,却有真知灼见者,可准他们到朝廷来当面陈述其治国方略,吾将亲试其才。郡县是亲民之官,政务繁剧,年在五十以上者虽练达政事,精力亦难顾及,宜令有司选拔民间俊秀,凡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上,聪明颖悟,有学识才干的,可选拔与年老者参用。十年以后,老的退休,小的已熟悉政务。这样才能做到人才不缺而官位得人。尔将吾意传达有司,悉令知之,立即执行。”
李善长不由得为朱元璋选聘征辟人才的卓见所折服。特别对他青老结合,保证政事后继有人的独到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便雷厉风行地布置执行。
朱元璋即王位后的第三天,赐宴文武百官,因人人都得封赏,宴会上气氛十分热烈。有两个将军喝得兴起,竟大声吆喝,划起拳来。
朱元璋一见,脸一沉,不置一言。
宴会一散,他即把徐达汤和那班一起放过牛的濠州旧人和那些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渡过江的宿将留下,严肃地对他们说:
“尔等为天下百姓计推戴我为王,可知开国之初的首务是什么?是正纲纪。元帝的昏乱,就在纪纲不立,以致威福下移,犯上作乱,人心涣散。尔等既拥戴我,就应以元帝的失误为镜子,谨遵礼法。昔日为同功一体之伙伴,今天却有君臣之分别,故当恪守君臣之道,以定人心,建大业,不得再有轻忽、慢怠之举!”
那两个划拳乱叫的将军吓得酒都醒了,赶紧跪下赔罪,保证以后再也不敢有此举动。
朱元璋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听任他们在地上叩头求饶,却去训斥徐达、常遇春:
“尔等追随于我,百战艰难,方有今天。听说尔等家中僮仆恃势骄恣,逾越礼法,此非小事。我丑话讲在前头,小人难养,必须及早惩治,否则必为所累。”
徐达、常遇春也跪下赔罪,朱元璋方才色霁,宣他们平身,又徐徐问道:
“尔等想过没有,吾手下诸将,谁个最有福分?”
诸位将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个个相视无言,犹豫了好久,才有人说道:
“徐达、汤和随陛下最久,亲炙教言最多,应是最有福气的人。”
朱元璋摇摇头,说:
“不是。”
又一个将领壮起胆子,说:
“朱文正、李文忠与陛下有骨肉之亲,自小沐浴圣辉,应是最有福气的人。”
“也不是。”朱元璋又断然否定。
诸将都不敢再猜了,大殿上一时鸦雀无声。
朱元璋目光灼灼,将诸位将帅扫视了片刻,才说:
“依吾之所见,最有福气的,要数胡大海。”
一个死人还谈什么福气?各位将帅不禁一惊,个个呆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
“尔等想一想,那胡大海生前对吾忠心耿耿,立下盖世功勋,死后吾为他立祠祭祀,封妻荫子,名垂百世,何等风光!更为重要的是他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岂不是最有福分?”
场中人迅速对视了一下,不祥之感笼罩了众人之心,一个个连打寒噤。
。 想看书来
听民谣,知东征时机已到(1)
应天城里一片欢天喜地,边境线上却战警频繁,厮杀之声不绝于耳。
先是张士诚之弟张士信连犯长兴,被二十四将中的费聚、耿炳文和来援的汤和击败。
不久张士诚又派大将李伯升和朱军叛将谢再兴率二十万人马围攻诸暨。
这谢再兴也是淮西旧人,朱元璋亲侄朱文正的岳父。他的两个心腹派人携违禁物品到杭州去贩卖,被朱元璋所派检校察觉报告了朱元璋。
朱元璋怕两人泄漏军机,派人在半路将他们截杀,砍下脑袋挂到谢再兴的办事厅里。
朱元璋还自作主张,把谢再兴的次女嫁给徐达。随后又下令调参军李梦庚节制诸暨兵马,降谢再兴为副将。
谢再兴再也忍不住了,说:
“女儿嫁人都不让我知道,似同配给,我打落牙齿和血吞,忍了,现又要我受他人节制,这日子还过得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