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末世的讲经之人,每每喜好谈论禅宗。致令听法的人,大多随着语言所转。我认为,禅家的机锋转语,绝对没有解释义理的成分,只是就着来人的根机,指归向上。这些话只适合借以参究,哪里可以用来讲说呢。像这样讲经,唯有超越常格的大士,能够从中得到利益。其他中下根之人,全都蒙受了其中的弊病。
于宗则机锋转语,不知力参,妄自以义路卜度。于教则实理实事,由非己境,便认作寓意表法。以宗破教,以教破宗。近世流弊,莫此为甚。伏祈出广长舌,拯此沉溺。
由此,对于禅宗的机锋转语,不知道努力参究,却错妄地从求解义理的角度去卜度思量;对于教下的实理实事,由于不是自己所能亲证亲见的境界,就将其当成是寓意表法。就这样,用宗门破除教下,用教下破斥宗门。近世佛法的流弊,没有比这个更严重的。恳请您出广长舌,挽救这个沉溺的局面。
又悟开师宿根固深,好胜心切。始则专意禅宗,藐视净土。后预通公法会,从兹渐生信心。但负性狂妄,志愿则高不可扳。
另外,悟开师的宿根固然深厚,然而好胜心切。一开始专门注重禅宗,轻视净土。后来参加了通智法师的讲经法会,从此渐渐生起信心。但是他禀性狂妄,志愿过高没办法扳回;
色力尪(wāng)羸(léi),行持则远难相应。去冬曾露本心,光遂深加呵斥。奈执心过重,岂能挽回。不意亦白阁下。冬月廿一,抱病回山。与其师兄叙外面事未毕,即不能言。至次日未刻即逝,有何祥瑞感应之可言也。
体力虚弱,实际行持很难与他的志向相应。他曾在去年冬天流露出他的真实心意,我于是深深加以呵斥。怎奈他执着心太重,哪里能挽回。没想到这件事他也告诉阁下了。十一月二十一日,他抱病回普陀山。与他的师兄谈外面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就不能说话了。到了第二天,下午未时(1--3点)就去世了,有什么祥瑞感应可说呢?
杨次公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悟师非不信有西方,但以爱根固结,念头不一。平生所期,皆成画饼。其求见道,求临终普现瑞相,皆其爱根发露处。打头不遇作家,到老终是骨董。悟师之谓也,哀哉。
杨杰先生说:爱见之心如果不重,就不会投生到娑婆世界。求生西方的志愿不专一,就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悟开师不是不相信有西方极乐,但因为爱根坚固结缚,念头不能专一。导致平生所期望的,都成为了画饼。他求见道开悟,求临终普现瑞相,都是他爱根显露的地方。所谓"开头没有遇到明眼的善知识,到老了终究是无所成就",说的就是悟开师了,悲哀啊!
又壬子腊月,因念佛学丛报,印用洋纸,不如本国纸之耐久。致诸公所着奇文伟论,因用纸失当,不能经久广益。遂不避罪责,略陈鄙怀。事虽数条,唯此为主。于癸丑正月初,寄至编辑所。岂料一乘濮公,嫌其芜秽,绝不寓目。
还有,壬子(1912年)腊月,因为想到《佛学丛报》,印刷使用的洋纸,不如本国纸那样耐久。这将导致诸位先生所写的奇文伟论,因为用纸失当,不能长时间广泛地利益大众。于是就不避罪责,写信大略陈述我浅陋的心意。所写的事情有几条,以这件事为主。在癸丑(1913年)正月初,寄到编辑部。没料到濮一乘居士,嫌我的信杂乱,没有看一眼。
高居士来,重为抄录,企转达诸公,以详知洋纸之害。不知曾蒙青盼否。现虽丛报停版,亦须仰白者。以洋纸之害,甚于洪水猛兽。穷国,屈民,断灭儒释圣教,其祸无有底极。企有力大人,遏此习风,以福同胞而永法道耳。
高鹤年居士来普陀山,重新将这篇文章抄录下来,希望转达给诸位先生,使诸位详细知道洋纸的危害。不知可曾蒙您的慧眼看到?虽然《佛学丛报》已经停版,但也必须禀告您,其原因在于,洋纸的祸害,超过了洪水猛兽。可以导致国家穷困,人民屈辱,进而断灭儒释圣教,这种祸害无穷无尽。希望有能力的大人物,能够遏止这个风气,来造福同胞,来使法道永久地坚固。
楚青狄公,有志流通。有正书局,近印数种,皆用洋纸。若不痛示利害,将来各处所刻大藏,定难免用。则是以流通而致速灭亡。此不慧所痛心疾首,吁诉无门者。
狄楚青居士,有志流通佛经善书。近来在有正书局印了多种,都是用洋纸印的。如果不痛切揭示其中的利害关系,将来各处所刻的大藏经,一定难免也用洋纸。这就成了因为流通佛法而导致佛法快速灭亡。对于这件事,愚钝的我痛心疾首,想要哀叹诉说,却找不到门路啊。
今幸蒙垂教,故敢上呈。我公学冠通国,道高当世。交游遍于中外,言论服于人心。恳祈普告宏法诸公。并撰述鸿文,长登报纸。俾举世同胞,咸知祸害。凡属圣贤传世经书,及契约文凭,概勿用此。庶三教不至速灭,五族同沾洪惠矣。
现今有幸承蒙您的垂教,所以大胆地说出我的心事。您学冠全国,道高当世。交游遍于中外,言论折服人心。恳祈您普遍告知宏扬佛法的诸位先生。并就这件事撰述鸿词美文,长年登在报纸上。使全天下的同胞,都知道洋纸的祸害。凡是圣贤传世的经书,以及契约文凭,一概不要用洋纸印刷。从而使得释、儒、道三教不至于快速灭亡,汉、满、蒙等五族共同受到巨大的恩惠啊!与张连胜总戎书(代友人)
禹甸春回,尧天日永。北苑梅开,花陈箕畴之五福。东园竹秀,叶报华封之三多。恭维总戎张大人,才兼文武,职任爪牙。
神州大地回春,明主盛世永久。宫苑中梅花盛开,仿佛陈述着箕子在《九畴》中所说的五种福德;东园里翠竹挺秀,这竹叶报告着华州守封之人所祝祷的寿多、福多、男多。恭敬赞叹总兵张大人,文武双全,担任国家的要职。
道随时以畅茂,爵共日以高升。入春以来,荣膺尊秩。而复地近南海,密迩观音。此乃多生多劫,于大士所,曾种善根。及大士悲心,欲仗其威力,护持法门之所致也。其道体康泰,起居纳福,可以不卜而知矣。慰慰贺贺。
道行随着时间日渐地畅茂,官爵随着日子一步步的高升。入春以来,您荣耀的担任总兵一职。而且任职的地方又靠近南海,接近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这是您多生多劫,在观世音菩萨座下,曾经种下过善根。以及观世音菩萨慈悲,想要凭仗您的威力,护持法门的缘故。那么您的身体康泰,起居纳福,不用占卜就可以知道了啊。高兴地祝贺您。
窃念普陀,乃大士应化之地。历朝敕建,举世钦崇。而尤与总戎,有大因缘。往古则不及详,近世有大功勋于此山者有三。明万历间,总戎侯公继高。讲武之暇,纂修山志。护持流通,拳拳于兹。
我想到普陀山,这是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地方。历朝历代皇帝敕命修建,全天下的人钦敬崇仰。而尤其与任职为总兵的人,有很大的因缘。早前的就不详细说了,近世对于普陀山有大功业的有三个人。明朝万历年间,总兵侯继高。在讲习武事的空暇,编修《普陀山志》。在普陀山勤恳诚挚地护持流通佛法。
国初以来,海氛不靖,山寺颓败。至康熙廿八年,世道升平,翠华南幸。总戎黄公大来,启奏名山废坠状。随即赐帑(tǎng)敕修。而黄公未经一年,即升尊爵。
建国初年以来,海上动乱不安,寺院颓败。到了康熙二十八(1689)年,世道太平,皇帝南巡。总兵黄大来,启奏康熙皇帝,禀明了普陀名山废置颓坠的状况。皇帝随即赐给国库的钱财,敕命修建。而黄大来不到一年,就升职了。
次年总戎蓝公理莅任,奉旨监造。鞠躬尽瘁,竭力经营。佛事王事,一肩担荷。前后两寺,为立生祠,永随大士享受香火。而于黄公,亦设祠祀之。其他武臣,护持此山者,多难枚举。
第二年总兵蓝理到任,奉圣旨监造寺院。鞠躬尽瘁,竭力经营。佛法事务和国家政务,一肩承担。前普济寺、后法雨寺两寺,都为他立了长生祠,永远随着菩萨享受香火。对于黄大来总兵,也设了祠位来祭祀他。其他武臣,护持普陀山的很多,难以一一举出。
良由武臣,每当两军对垒,锋矢交驰之际。多默念大士,密蒙护佑。由之立战功,致太平,故致然也。纵时属靖谧,亦藉大士威力,镇军威于遐域,消祸乱于未萌。唯其沐恩也深,故其报恩也切。唯其报恩也切,故其食报也厚。
这实在是由于武将每每在两军对垒,刀锋箭矢交驰的时候,默念观世音菩萨,秘密中蒙菩萨的护佑。由此建立战功,开创太平,所以才能如此(用力护持)啊!纵然是太平安宁的世代里,也要借助菩萨的威力来壮大军威,使边远之地得以镇守,使祸乱还没萌发就被消除。他承沐菩萨的恩德很深,所以他报恩的心也很切。他报恩的心很切,所以他的果报也很丰厚。
如黄蓝二公,及近世曾彭左等诸公,莫不皆然也。现今时值末法,法弱魔强。每有无赖之徒,混入法门。不守清规,败坏佛法。由是不达深理之儒士,见此游行人间造作恶业之僧。遂谓举世僧众,无不如是。从兹一唱百和,诽谤沮遏。甚至毁废寺宇,焚烧经像。
如黄大来、蓝理二公,以及近代的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等诸公,没有不如此的。现在正值末法时代,法弱魔强。每每有无赖之徒混入佛门。不守清规戒律,败坏佛法。因此不通达佛法深理的儒家人士,见到这些游行人间,造作恶业的僧人。就认为全世界的僧众,都是这样的。从此一唱百和,诽谤抵制佛法。甚至毁废寺院,焚烧经像。
不知玉虽出于昆冈,必玉隐而石露。若不钻凿,则止见其石,不见其玉。以不见玉,遂欲措以烈火,则因恶顽石而尽焚美玉矣。
却不知道美玉虽然出在昆仑山,必定是美玉包裹在石头当中。如果不加以钻割雕凿,那么就只见到石头,见不到石头中的美玉了。因为见不到美玉在中,于是就想丢尽烈火中焚烧,这就是因为厌恶顽石而焚尽了美玉啊。
昔人负荆山之世宝,尚且两获刖足。况负无上大涅盘山实相妙宝者,而世俗知见,何能识之,宜其频加毁辱也。
古人和氏背负荆山的稀世宝玉,以献国主,尚且两次被砍去腿脚。何况是背负无上大涅盘山,实相妙宝的僧人,那些怀着世俗知见的人,如何能够识别呢?也难怪他们要多次地加以毁辱了。
伏愿阁下,护持名山,摧邪辅正。以国家之爪牙,作大士之金汤。继黄蓝之芳踪,抉俗眼之翳膜。其食报也,当必果证无生,地登不退。成正觉于将来,作调御之丈夫。岂第印变成方,秩转为文。百年福寿,裔世联芳而已哉。